温都讯 1月22日上午,泰顺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多位市人大代表围绕农饮水改造工作、浙闽交界地区协同发展、木拱廊桥联合申遗等话题建言献策。
泰顺县是浙江的南大门,8个乡镇与福建省寿宁县、柘荣县、福安市、福鼎市等4个县市接壤,交界线约130公里。数据显示,大批福建寿宁、福安人员都到罗阳就业定居。以寿宁为例,当地在罗阳流动人口登记1970人。2006年至今,寿宁迁入罗阳共1148人。
“可以说,泰顺是浙闽省际的中心节点,发展好泰顺,把泰顺建设成浙南闽北省际交界地区深化协同发展示范样板意义重大。”泰顺县罗阳镇党委书记龚士苗围绕强化交通共联、强化产业共兴、强化文化共育、强化社会共治四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支持泰顺发挥好交通枢纽作用,深入推进浙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吸引更多居民到泰顺定居就业。
2021年,泰顺县水务有限公司启动了229处农饮水项目改造提升,目前已完成近半。随着温州市公用事业一体化改革实施,泰顺水务公司划入温州公用事业发展集团。“由于山区农饮水建设项目规模小成本高,收益甚微等原因,市公用集团未继续推进泰顺县后续农饮水建设项目,农村供水设施改造提升停滞。”泰顺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翁晓彬介绍,当地现有的供水体系已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不少群众反应入户水浑浊、水量不稳定、季节性缺水等问题。
翁晓彬建议市政府牵头协调解决温州公用事业发展集团与泰顺县关于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建设投资回报率等问题。市公用集团作为国企,要更加聚焦公共服务功能作用发挥,遵循“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公平负担”原则,继续实施泰顺县农饮水建设项目。
此外,为最大程度解决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困难,泰顺已谋划了一批重大引供水项目,如泰顺县溪源水库工程、泰顺县环飞云湖引调水工程。建议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帮助争取省级层面项目和资金支持,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山区水源分散、季节性缺水等问题。
今年,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全面重启,闽浙木拱廊桥再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泰顺县文化馆培训部主任夏妙清介绍,廊桥申遗涉及浙闽两地的七个主体县,目前的廊桥保护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联合申遗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合申遗保障还有待进一步强化。
她建议通过省委、省政府积极向国家层面争取出台《闽浙木拱廊桥保护条例》,依法开展木拱廊桥保护环境整治、违法执法行动,并明确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牵头县,加强指导七县之间的沟通协作,推动闽浙木拱廊桥联合申遗工作。
温都记者 谢树华 王诚 实习生 阙心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