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将重点人群胃癌早筛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市政协委员曹高忠聚焦胃癌早筛防治建言献策

2025-01-22 13:10 掌上温州客户端 


据国家癌症中心与国际肿瘤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35.87万例,占全球胃癌发病的37.1%,死亡病例26.04万例,位于全球前列。但胃癌是国际公认通过早筛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癌症之一。

今年市两会期间,由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温州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药师曹高忠撰写的《关于构建温州胃癌早筛防治体系 共筑健康防护壁垒的提案》,作为农工党界别组集体提案提交给市两会,聚焦胃癌的早筛防治。

他建议,构建社会化疾病风险共担机制,将重点人群胃癌早筛列为温州民生实事项目,为全市 45-75周岁户籍居民提供5年一次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免费筛查服务,并为经此初步筛查后确认的高危人群提供免费胃镜筛查。

 

防大于治

提高早筛知晓率

“部分早期胃癌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只有通过如胃镜检查等筛查才能被发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执行主任陈坛辀建议,大多数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可以治愈并保留完整的胃。而进展期胃癌患者通常需外科胃切除、化疗联合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黄智铭表示,胃癌预后与诊断和治疗时机紧密相连,而45-75岁是胃癌好发年龄,这部分人群最好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但是,当前我市群众在胃癌早筛方面的参与度相对降低。例如,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2023年体检总人数大约16.78万人,其中选择胃镜检查的人数仅占体检总人数的7.3%左右。

对此,曹高忠表示做好科普宣传是关键举措。“建议温州市卫健委和医疗卫生机构优化传播矩阵,借助专题节目、公益广告、健康专栏,通过通俗易懂的图文和视频,向群众广泛传递胃癌早筛知识”,曹高忠还建议市卫健委组织医护团队深入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开展胃癌早筛工作,定期开展基层医务人员胃癌早筛专项培训,夯实胃癌早筛工作人才基础。

 

数字赋能

完善联防联治

从整个社会来看,胃癌的联防联治,还有一段路要走。

曹高忠关注到,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向大型综合医院转诊胃癌患者时,因信息系统接口标准差异,病理图像分辨率高、数据量庞大,致使病理检测数据等关键诊疗信息的传输通常需调整大量接口程序,占用大量数据存储空间,部分信息甚至无法传输,阻碍了胃癌精准诊断和治疗效率的提升。因此,他在提案中建议,市卫健委联合各医院、疾控中心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打造一体化胃癌早筛防治信息平台。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部主任高志宏也是这一倡议的有力支持者。“近年来,各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已逐步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机制,然而,其共享数据在时效与质量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基于这些高质量的共享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预测,提早发现胃癌的发生的潜在风险,做到早介入、早治疗,将帮助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从左到右分别是:高志宏、黄智铭、曹高忠、陈坛辀

曹高忠建议,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助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快速精准获取患者完整数据,并运用人工智能模型深度剖析胃癌发展趋势,提升胃癌防治工作的精准性。

此外,针对胃癌的转诊流程,他还建议制定标准化转诊指南,简化转诊手续,建立快速转诊绿色通道,保障患者能够及时、顺畅地转诊至更适宜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治疗。

 

温都记者 杨晓宴

责编 朱斌

审核 周俊朗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