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4年,温州的招商引资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新落地超亿元产业项目339个,其中超10亿元单体制造业项目40个,引育总部项目136个,均超额完成年度高线目标,招引落地浙江(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华润饮料温州生产基地等一批标志性项目,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筋健骨”。
温州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海严昨天接受温都全媒体采访时表示,2025年全市投促系统将全力用好招商关键招,优化项目服务,推动项目落地加速度,持续掀起招大引强的热潮,为全面推进“四大振兴”,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全力冲刺“双万”城市,提速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贡献投促力量。
打好招商“关键招”
让党政“一把手”领衔招商
2024年,全市各地党政“一把手”累计外出招商254批次,对接走访企业(项目)59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34个,签约落地中科华联锂电池隔膜材料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13个。
“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一把手’亲自招商、亲自接洽、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作用。”徐海严介绍,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深化“一把手”招商机制,围绕走访次数、企业数量、获取有效信息数量、落地项目数量四个维度督查通报,切实以“一把手”招商推动全员招商,打造自上而下的招商体系。
“一季一签约”,是温州谋大招强的又一个品牌。去年全市成功举办4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项目542个,协议总投资3491亿元。今年,温州季度签约计划总投资3500亿以上,落地超10亿元单体制造业项目35个以上。
今年,市投促局还将强化驻外招商协调指导,全面统筹驻外招商引智队伍力量,围绕数字经济、专精特新、高校平台等各地优势资源开展挖掘。“我们将稳妥推进驻外招商干部批次轮换,每季组织驻外招商引智工作赛马比拼,确保2025年完成走访企业(高校院所)10000家,排摸项目信息1500条。”徐海严说。
推动落地“加速度”
健全“一表统管”跟踪式服务
项目签约只是起点,开工投产才是真业绩。“通过建立健全‘一表统管’机制,温州2022年以来的签约项目全部纳入平台进行跟踪服务,市县联动、部门协同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徐海严介绍,督查通报制度为项目落地按下了加速键,2022年度签约项目落地率已达95.2%,2023年度已达81.6%,2024年上半年已达68.8%,“今年我们将进一步突出‘一表统管’总牵引,健全‘三库三清单’项目管理机制,提升重大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和达产率。”
“对于重点项目,我们采取清单化落实。梳理重点指标清单、重大内资外资项目清单、重点企业招引清单、重点土地保障清单,明确各清单任务的责任主体与时间节点,高质高效推动项目落地。”徐海严说,根据重大项目落地情况,投促部门将探索制定“一票决优”考核机制,激励各地集中优势资源、创新招商方式,全力在重大项目和外资引进上实现新突破。
华润怡宝项目效果图
服务保障“有温度”
“温暖营商”让投资者近悦远来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作为民营经济大市,近年来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成果斐然,“温暖营商”品牌持续打响,温州正逐步成为近悦远来的投资兴业热土。
今年温州将迎来“园博园”招商、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数安大会、侨创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我们将发挥投促担当,全力做好重大项目的服务保障,向外界展示‘温暖营商’形象,在活动中不断挖掘专家企业家资源,推动招商招展,加速海内外资源回归。”徐海严说。
就在上周,温州市核心片区商务中心单元F-02地块被温州青山置业有限公司以约8.07亿元竞得。该地块的成功出让,意味着“温州第一高楼”青山全球总部大楼成功落地,这也是温商回归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在市领导挂钩联系AB岗制度的有力支持下,‘强城有我·温商归航’行动今年还将持续开展。”徐海严说,市政府将与青山、正泰、华峰、森马、万洋、均瑶等温商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结合温商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优势,不断引导促进温商高质量回归、高端化回归、前沿化回归、引领性回归。
温都记者 谢树华
编辑 孙立彭
审读 郑凌
责编 李罗华
监制 王冰
▲《温州都市报》2025年1月21日05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