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上两会 | 市政协委员张成毕:升级主城区 “滨水绿道”,需加大建设投入和文化植入

2025-01-20 14:54  

“近十多年来,各级政府不断投入环境治理、绿化建设,温州的天变蓝了、河水变清澈了。特别是河岸的工业、生活排污得到有效治理,河岸腾出空间,通道逐渐打通,初步联接、形成依水而建的滨水绿道格局,为市民提供了慢行走的锻炼场地。我也是经常在滨水绿道上散步的市民之一。这样的民生工程值得称赞。”市政协委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温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成毕这样说。

正因为经常走在滨水绿道,张成毕对此有着更深切的体会和期待,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

“据我了解,目前滨水绿道建设尚有不足的地方,比如缺乏全市性布局和规划,设计建设往往各自为政。建设主体也是多头行动,既有园林部门,也有作为小区配套设施建设,还有多个属于街道公共建设,总体规划性不强,设计参差不齐。并且在文化、体育设施,服务功能植入不够,美化工程有待提高。因此我提出了这些建议。”

在张成毕的提案里,有“加快温州沿河的滨水绿道全城打通,形成集观光、休闲、锻炼、文化体验的核心区域慢行道、对全城区域滨水绿道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从宏观层面确定绿道格局与档次”之类面上的建议,也有“加快建设水上公共巴士与水上游船项目,建设滨水绿道双用码头,既可用于公共巴士停靠,也可以成为温州百姓水上活动项目的停靠点;植入文化元素,如装置艺术、雕塑、诗词楹联、体育设施、休闲美食配套以及亮丽美化工程”等细节性建议。

张成毕说,慢行走、慢生活,慢品味,在绿道宽敞的场地上是不是还能设立露天舞台、小书吧、小咖啡吧?形成观、玩、走融一体的市民休闲慢行道。此外,对绿道还可以进行CIS形象设计,植入温州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商行天下、善行天下等地方元素,使绿道内涵更丰富。

温都记者 陈莉莉/文 林舒菡/摄

编辑 王瓅

责编 吕进科

审核 占昭昭

监制 施文洪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