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青少年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并且呈现出低龄化发展趋势。
市人大代表、温州九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玉叶认为,将动物疗法引入全市各校园,将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相较于常规的药物治疗,动物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增强情感交流、提升心理韧性。此类做法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等国家,均有成功实施的案例经验,其中日本九成以上的小学都已经引入动物疗法。
省内也有先行先试案例。2024年,杭州16所学校引入动物疗法。此后,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评估中,发现动物疗法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调查数据显示,学生的各因子及总分检出率有了显著的下降,从原先的8%至16.3%降低至3%至5%,其中过敏倾向的改善尤为明显,从原来的18.3%大幅下降至3.6%。
同时,陈玉叶给出了几点实操性建议:
一、学校与专业动物治疗机构合作,构建动物疗法体系,确定适合校园的动物种类,如狗、猫、兔子等,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将动物疗法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动物疗法课程,向学生传授动物疗法知识和技能;
三、建设动物治疗室、活动场地等配套设施,为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立严格的动物卫生管理制度;
四、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渠道,向家长介绍动物疗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益处,鼓励家长在家中也适当采用动物陪伴的方式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温都记者 陈恩欣
实习生 赵习策
编辑 王瓅
责编 吕进科
审核 占昭昭
监制 施文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