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南方有昆仑》(十七)

2025-01-07 21:40 掌上温州客户端 

我和我的家乡——平路易行导读

张迈

2021年10月的一个周末,韶毅兄发来无料书铺之“无料一周活动小报”,外加一句别人看不懂的话:“兵,没有改,下次改”,这一瞬,我有《叛逆者》中地下党接头的感觉,那家“邮差”要保护的书店是地下工作的联络站,隐秘而伟大的所在。书店叫什么名字我想不起来了,不过名字肯定没有“无料”这么酷,毕竟时间过去了快一百年,时代进步了很多。

我没有去过无料书铺,但看无料的一周活动小报,感觉耳目一新,原来这是一家在全国开了十几家分店的网红书店,在上海陆家嘴美食集中地正大广场和人文思想荟萃的杨浦复旦都有分店,把书店开在了南京、杭州、成都、洛阳、温州这些我喜欢的中国最有书香的城市,那是无料胜有料,无声胜有声的。不由对23日下午在被称为“温州诚品书店”的温州书盒1670无料南塘店举办的《平路易行》分享会充满期待。

分享会的名字我没有参与,海报上写着“从温州到上海到南极”,然后引用了书后记最后一段中的一句中“生命是一场粒子间的相聚狂欢,理性让热爱更勇敢”的名言,我觉得在这本东拉西扯天马行空的书中能如此精准地抓取我隐含的本意,那也是知音了。薛定锷在《生命是什么》这本小册子中宣称,他希望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在一个生命有机体的空间范围内,就空间和时间上的事件,如何用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来解释。”我很惊诧《平路易行》摸到了物理学家的思想边缘,薛定谔书的副标题为“活细胞的物理学观”,物理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宇宙。而《平路易行》的副标题则是“人类极简史 地理小发现”,这个被发小质疑的副标题确是包含了我的世界观。

而我的世界显然是从家乡开始的,从1971年的温州开始的,从蝉街开始的,《平路易行》用倒叙的方式安排了“从温州到上海到南极”,当我在附录第18篇也是全书最后一篇选用了《蝉街记》时,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悲喜交加,这篇激起了无数思乡之情的回乡偶书,时时在问我“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你在这里做什么?”而我将奋然而前行。

我在《平路易行》6《圣保罗的少年朋友》中提到家乡的小学;7《里约热内卢的心中枪林,上帝之城云海中的基督》中提到江心屿的对联;59《看不见的城市》中说到“我的家乡是0号威尼斯”,说到小时候被填的“雁池”;61《一座孤岛》中写到“盗梦空间中的斗城,从从望江门进古城,万岁里、百里坊、瓦市巷、墨池坊、招贤巷、祭酒坊、五马街、四顾桥、蝉街、乘凉桥、雁池坊、小高桥,仿佛前生相识今生再见;98《在不安的世界里安静地跑过十六铺”写到2020年5月31日这一天温州出现跨越全城的彩虹,写到“四十多年前,一艘从温州安澜亭码头出发的民主号轮船载着母亲与我在黄浦江的晨雾中到达这里”;99《朝辞白鹿彩云间》写到“六月中旬的白鹿城,黎明的瓯江边侠气蒸腾,旭日在云层中洒下万道金光,汇成金柱直插江中,波光倒影将金柱折成几段,一艘赶早的船在黄鱼金的普照之下往东海而去,随手拍一张照片,天地人江日,均可达唐宋元明清,时空隧道任我行”;100《沪之天空瓯之回响》中写到民主轮船和上海的情缘,写到温州人的数学为什么这么好;101《在永嘉奔跑 :云上自怡悦,亦可持赠君》中写到同学办的“云上安夏”;102《禹定九州》中考证出黄帝是禹的高祖(爷爷的爷爷);103《品物咸亨》中写了一段温信90年代的团建活动;104《越为禹后》中写到勾践是大禹的后人,而东瓯王驺摇是勾践的第十三世孙,瓯亦为禹后;在丝路行中写到过温州,在江湖行走中更是从东海水雁荡山写到温州大学,不仅仅是回忆,也有展望,在《中山古镇之二》中写到温州往何处去?

这一次分享会的主持人和嘉宾都是书中人,韶毅兄就是第84篇《觉醒年代之敬告青年》中物外社的小方,20多年前认识的时候是小方,所以也就顺手这么写了,现在“小方”是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的方老师,应该称老方或者方老了,老方著有《民国文化隐者录》等书,也是《瓯风》的主编,地地道道的文化人,国庆在温州见面,送我一本他主编的新书,编委好些名人,这次分享会是他策划的,朱闻武主持也是他定的。

闻武兄当时在北京陪读大学的女儿过节,莫名就接了任务,唯一给他自主选择是时间,分享会原定10月30日举行,因为闻武兄30日要参加铁人三项比赛,就提前了一周,都是随缘,不过闻武来主持是的确最合适的,他是本书的序作者之一,也是温州报界的名人和鹿城区多届的人大代表,是少数几位看着“南方有昆仑”公众号创作同步读完《平路易行》的读者,时不时还有语音点评,他的序最先是用毛笔写的,因为排版的难度最终没有直接拿来用有点可惜,但至少可以说明我朋友圈文武双全的程度,他的简介书中就有,我就不赘述了。

叶荣光是温州乃至中国体育界和文化界更大的名人,中国第一位国际象棋男子特级大师,现任国际跳棋国家队的总教练,我书中《瓯越骄子》栏目的采访对象代表,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是我的大哥直到今天,他二话不说答应来当嘉宾也是对《平路易行》的莫大支持。

陈丽丽是我浙大的同学,是《平路易行》及续篇《岁月何尝败营造》中不点名而出现的人物,温州海外旅行社的创始人,她的另一个身份是温州朗诵协会的副会长,她是我认识的比董卿更早的朗读者,我们同学的平常聚会常常因为一首天外飞仙般的诗朗诵而升级好几个文化档次,使得好多未拥有优秀的朗读者只好去卡拉OK尽兴的聚会相形见绌。她在同学群连续一周的《平路易行》7篇文章的朗诵掀起了同学们申请加入朗诵协会的高潮,连我都听得跃跃欲试,弱弱地问孩子们,你们看老爸发音还行吗?然后去注册了喜马拉雅。

最后说到韶毅兄说的“暗号”,“兵,没有改,下次改”中的兵是牟海兵,温州广电传媒集团资深主持人,也是温州市婚嫁产业协会的会长,20多年前就是主持明星了,是我书中“江湖行走”前四篇的主角之一,我们共同打造了温州经济电视台走出温州拍摄的优秀专题片《瓯越骄子》,国庆期间海兵安排了温州经济电视台的老领导和老同事一起吃饭,就是韶毅定分享会安排的那一次聚会,海报制作者打字拼音一联想就打成了“牟海滨”,没改过来,还好海兵不介意。

欢迎进入《平路易行》的世界,带你看看我的家乡。

链接

编辑 孙立彭

审核 林剑静

责编 陈侄辉

监制 刘旭道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