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记 :数学家之乡
■张迈
2021年4月2日下午,走在惠民路去往瓯江路的路上,收到女儿的期中考试成绩,数学考了满分。女儿虽然在上海出生长大,温州的基因却很明显,喜欢吃海鲜,数学成绩一直比较拔尖。初中在上海最著名的理科班当班长,我记得有一年全上海数学竞赛30个一等奖,这个班拿了十六七个,占了全市的一半多;高中进了一个全国级别的学霸班,继续当班长,班里一半同学进了清北,数学当然是看家本领。但是,她也知道,浙江的数学要比上海的难许多,高考前刷浙江的题,还有不会做的,而上海题,不是满分就算失手了。
2024年3月24日下午,葡萄牙中部城市圣塔伦,二女儿获得第42届葡萄牙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银奖,上台领奖。三个金奖得主都是男生,三个银奖当中她是唯一的女生,算下来应该是女生第一名了。我再一次借力故乡,说温州人数学好,暑假回去到老家看看温州数学名人馆和设在温州大学的苏步青、谷超豪纪念馆,沾沾先贤的光。
为了鉴别一下葡萄牙的奥数水平,我动手做了竞赛的卷子,难度与上海的竞赛题典没大区别。数学都是宇宙语言了,别说中葡,就是三体与地球,也是一个标准啊,只是葡萄牙没中国那么卷而已。中国的数学内卷是闻名的, 浙江尤甚,温州更加。1988年我在温州参加高考,切菜一般把数学考完,提前一小时交卷,因为偏科加之温州录取分数高,结果也只能进温州大学(不过也收获意外之喜:大学毕业证书上有名誉校长东方数学之王苏步青教授的签名)。
近日,从新华社到《温州人》杂志,掀起一股探究温州“数学家之乡”谜底的热潮,有关研究表明,近百年来,温州籍在数学方面的学者、教授超过200 人;曾担任过著名大学数学系主任或数学研究所所长职务的超过30人;解放初期,国内大学里的数学系主任,1/4 是温州人……同一个城市走出如此众多的数学家和数学研究者,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叶永烈先生在自传中提到:我在采访我的同乡、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时候,曾经问及,为什么温州出了那么多的数学家——世界上有二十多所大学的数学系系主任是温州人。苏老回答说:“学物理、化学,离不开实验室,而学数学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那时候温州太穷,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学习数学。”——要是用现在的眼光看,苏老的回答也有那么一点凡尔赛啊,即使现在温州很富了,数学家不还是层出不穷?引起这次探究热潮的是一位叫陈杲的温籍青年数学家,2021年2月底,一项复微分几何领域的“世界难题” 被陈杲攻克,这项串联起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我没有见过苏老,可是我太喜欢他的风格,对苏老的人生经历极其崇敬。 2019年6月22日,在上海院士馆中我看到了苏老的诗词集,他是数学家中的诗人,他排在上海院士馆数学部分的最前面,上面就是柏拉图的名言:“数学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有意思的是紧接着是法国大文豪雨果赞誉数学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像苏老这样的数学家,早已经打通了数学和文学,他在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学方面已经到了造界的高度,“K展空间”我们听过算数,实在看不懂啊。苏老最得意的弟子依然是温州人,2009年8月,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浩渺宇宙中一颗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谷超豪星”。人们用这颗距地球大约1.31亿公里的小行星的名字,纪念和褒奖苏老的学生温州籍数学家谷超豪院士的研究与贡献; 上海院士馆谷超豪院士的介绍紧挨着苏老,谷院士的夫人胡和生是上海人,中国数学界唯一的女院士,看到一张他们摄于1957年的结婚照,俊男靓女才貌皆登对,可谓神仙伴侣。
这则关于“谷超豪星”命名的新闻却在15岁的少年陈杲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彼时刚进入中科大少年班求学的他,将之视为一颗探求未知道路上的启明星……温州的数学基因从来没有消退,传承也一直在。昨日温州中学公众号发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办发来的喜报,在2020年度中科大各类评奖评优中,温州中学毛清扬等33位毕业生(少年班和数学科学学院占了一半多)荣获“国家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奋进奖学金”“宝钢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可以断定能进中科大少年班的,都是数学大神。
根据温州人杂志的报道:漫步温州中学校园,记者发现在紧挨学生日常学习活动的区域,有一处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的“数学学习体验中心”,这里建有“几何体验室”“应用探究室”“数学文化长廊”等专用教室,凸显着温州作为数学家之乡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特色……在历年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温州中学共有5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同时,在其他赛事方面也异彩纷呈:2008年首届面向全世界华人的“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温州中学在国内 外800多支参赛队伍中,夺得全球唯一一个金奖;2018年8月在第十五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温州中学获得团体总分第一。
数是万物之本,滔滔瓯江水,也是流动着的数。这一方水土,更有数。
2021年4月9日初稿
2024年4月9日修订
网友评论:
zyy [回复] 0
文章围绕温州“数学家之乡”展开,通过作者女儿及诸多事例展现温州数学底蕴,从苏步青到陈杲,数学传承脉络清晰。作者以亲身经历与真挚情感书写,令人感受到温州数学文化的深厚魅力,也为这份传承点赞。 绣山中学 张玥玥
2025-01-02 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