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眼科大咖“论剑”温州,赴一场屈光手术的研讨盛宴 ——2024温医大眼视光屈光手术高峰论坛顺利闭幕

2024-12-25 09:16 掌上温州客户端 

12月21日,2024温医大眼视光屈光手术高峰论坛暨温医大眼视光第54期屈光手术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屈光手术精准化诊疗培训班如约而至。30多位国内外知名眼科专家受邀齐聚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通过主题演讲、病例研讨等形式,围绕学科进展与临床经验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全方位、深层次地探索屈光手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前沿应用、科研突破以及跨学科合作前景。

会议开幕式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陈世豪教授主持,陈教授隆重介绍了与会嘉宾,并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终身名誉院长、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集团总院长瞿佳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屈光手术的技术和设备迭代加速,是充满希望和竞争的领域。特别是在强调安全性和个性化发展方面,中国无愧是屈光手术这张答卷的优等生。同时,医学的进步从来离不开协作与分享,他衷心期盼此次活动通过互相学习,分享研究成果,交流临床心得,携手探索屈光手术领域的更多可能。

关键词:视觉质量

“既然说我们是屈光手术的优等生。那么究竟优等在哪里?我想,首先就要说说视觉质量。”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院集团副总院长王勤美教授将焦点集中在了如何提高角膜屈光手术之后的视觉质量。他认为,屈光手术个性化概念的核心就是以精准手术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丰菊教授以《提升视觉质量的6个关注要点》为题继续深入阐述,指出了近视术前仔细筛查、个性设计手术方案、尽少切削保留强度、思路清晰技术熟练、手术前后健康教育、保护视力终身实践等6大关注要点。在提高视觉质量方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李美燕教授探索了各类新技术在提高不同人群视觉质量的应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邓应平也对角膜基质透镜利用提高视觉质量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解析了角膜基质透镜替代角膜移植治疗角膜膨隆、矫正远视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圆锥角膜

屈光手术是通过改变角膜曲率来矫正视力,在术前找到“隐藏的”圆锥角膜高风险人群,就显得尤为关键。作为学科带头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临床中心主任陈世豪教授就有不少原本有意接受屈光手术的患者,经PRS筛查(多基因风险评估)发现,及时叫停手术或是更改诊疗方案。陈世豪教授是全球首次用全基因组测序WGS进行KC队列研究的专家,他提出PRS筛查可以作为圆锥角膜筛查的独立指标,有助于早期识别圆锥角膜高危人群。这也意味着首个基于WGS的中国大样本圆锥角膜GWAS队列的揭幕,凸显其在该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地位,为这一复杂疾病的遗传基础和临床表现提供了丰富的见解。

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工程学院Ahmed Elsheikh教授提出个性化治疗过程中角膜生物力学的在体检测研究与实践,他分析了目前在角膜生物力学区域化测量方面获得的巨大进步,并阐述了测量技术手段的进步在屈光手术、圆锥角膜治疗、OK镜矫正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如通过先进角膜生物力学测量技术实现圆锥角膜基于生物力学的个性化角膜交联治疗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杜显丽教授对陈世豪教授及Ahmed Elsheikh教授的内容深感赞同,同时她也报告了在圆锥角膜遗传学以及生物力学研究上的发现以及圆锥角膜新型治疗方法。圆锥角膜患者不能做近视激光,但有不少患者同时伴有近视和散光,那他们该如何实现摘镜愿望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叶宇峰教授的报告《圆锥角膜患者ICL植入术后分析》提出ICL植入是矫正稳定期圆锥角膜屈光不正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个性化

个性化屈光治疗不仅仅可以矫正近视、远视、散光,更在儿童、青年、中老年等不同群体,在浅层角膜浑浊、角膜上皮糜烂等各类眼病及各类手术后并发症等领域,发挥提高视觉质量、改善生活品质的巨大作用。新加坡Jerry Tan眼科中心Jerry Tan教授报告了可视化复杂角膜屈光手术矫正术后效果的预测软件Foresight在临床上的应用。该项技术将大幅度提高复杂角膜屈光手术的精确性,更便于医生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更直观反映术后预期视觉质量。技术预测性方面的革新,一改既往复杂角膜屈光手术效果难以评价、术后视觉质量难以估计的情形,助力个性化屈光手术可视性、便捷性、普适性的进步。

温医大眼视光医院胡亮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李莹教授、天津市眼科医院王雁教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张立军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余克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周激波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杨燕宁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翟长斌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屈光手术专家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眼部状态、不同人群、不同时机等等行屈光手术个性化治疗的应用研究与技术进展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适应证把控、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个性化治疗、精准治疗在屈光手术上的重要性。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王铮认为,屈光手术“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

关键词:老视

随着年龄增长,多数人都会面临老视的挑战。老视俗称“老花眼”通常发生在40岁之后,因眼球晶状体逐渐硬化、增厚,眼部肌肉的调节能力随之减退,导致眼睛无法通过调节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看近物时尤甚。而随着社会老龄化加重,老视人群日益增多。白继眼科创始人白继介绍全球激光老视手术新进展,在他看来,引入双眼“可控”的EDOF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可以帮助老视患者获得双眼远、近视力都令人满意的全程视力。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余野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陈跃国教授分别报告了PresbyMAX及Q值引导FS-LASIK等不同老视手术技术的临床应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米生健教授针对老视患者术前检查及沟通关键进行深入教学与指导,提出正确认识老视状态、正确设计方案是检查关键,患者适应程度、了解并发症与局限及对其他手术(如白内障)的影响是沟通关键。

关键词: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是指大于600度的近视,病理性近视是伴随一系列眼部病理改变的近视,高度近视更有可能伴随着病理改变,成为病理性近视。温医大眼视光医院薛安全教授介绍了他创新的巩膜收缩术治疗各个年龄病理性近视的有效应用。温医大眼视光医院俞阿勇教授介绍了无粘弹剂ICL植入设备及创新技术。高度近视矫正手段之一ICL植入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湖南省人民医院王华教授对ICL植入精准治疗提出新型预测因素,以使手术效果再进一步提高。浙江大学眼科医院韩伟教授针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治疗进行深入分析,指出高度近视白内障则是白内障和高度近视的交叉难点,将会产生白内障、屈光视觉、眼底病、青光眼等学科交叉综合问题,但通过全面谨慎应对也能攻克这一难题。

2024温医大眼视光屈光手术高峰论坛

汇聚屈光智者,展现非凡风采。通过2024温医大眼视光屈光手术高峰论坛,共同见证了屈光手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辉煌成就,看到了屈光手术领域的无限可能,也坚定继续探索和创新的信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作为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以陈世豪教授为代表的多位专家的持续推动下,在屈光手术领域临床应用、技术创新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屈光手术作为一项覆盖面日益宽广的手术,在生活水平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将展现出新的风采,精准诊疗,个性化诊疗,也将成为屈光手术的新趋势和新挑战。

图片2.png


责编 朱斌

审核 周俊朗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