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双林:首堂公开课,他带了五本书进课堂

2024-09-06 17:35 温州都市报 

2782349_zhuxx_1725518304569.jpg

匡双林 温州道尔顿小学语文教师

温州道尔顿小学语文老师匡双林的新书《且读且写: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近日出版,一份由湖南高中语文老师整理的书中关涉书目,在长沙温州两地的教师朋友圈里火起来,书中所涉及书目之多、范围之广,让好多语文老师惊叹。在匡老师看来,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2018年,匡双林教完了他最后一届高三,“沉”到了温州道尔顿小学,开启他教育生涯里的另一段时光:小学语文教师。

学校新老师照例要开一节校级公开课。“学校里名师如云,大咖云集,课文的钻研是比不过他们的。我就想另辟蹊径,不上课本内容。”匡双林回忆起当时景况,笑着说。

他选择了《俗世奇人》整本书去教学。不承想,上课时他却抱着一堆书走进教室,其中好多还是泛黄的旧书。有《新时期中篇小说丛书:冯骥才集》《三言二拍》《史记选》《苏轼选集》,当然也离不开《俗世奇人》——书成了匡双林手中最好的教具。讲课伊始,匡双林介绍《俗世奇人》的写作背景——著名作家迟子建看了《俗世奇人》的发表稿后,发信息给冯骥才,夸他笔力“健”。匡双林拿起《冯骥才集》,说冯骥才笔力确实精进不少,他早年的小说语言写得就不如《俗世奇人》好。

冯骥才说,他写《俗世奇人》其实受了《三言二拍》的影响。匡双林拿出《三言二拍》,告诉学生们,这里有什么样的影响。谈及《俗世奇人》的体例,匡双林又搬出《史记选》。课堂的主体是书中“盗贼”篇目,告诉学生这是八面读书法,就出自《苏轼选集》……

仅仅一节公开课,匡双林就将5本书融会贯通,听得孩子们惊叹不已:原来语文课还能这样上!匡老师的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书呀!

当然,匡双林不仅仅只在公开课上秀书,这早已成为他的日常操作。例如,上古文《两小儿辩日》,他会边解释这篇课本选自《列子·汤问》,一边拿出《列子》。他常告诉学生们,这些经典不是高头讲章,它们有很多大家熟悉的故事。讲着讲着,又把《中国古代寓言菁华》拿出来,告诉学生,这本书里就收录《列子》几十个寓言故事,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

“为什么上课喜欢带这么多本书?”匡双林常被问到这个问题。他称是受到老乡陈寅恪先生的影响。陈先生当年上课,用黄布包着典籍带进课堂。“这是一种多么庄严的仪式感啊。”匡双林说。

在小学,把一本一本书带进教室,学生就有机会认识它们,触摸它们,从而阅读它们。“别看这个时代里书籍很多,其实孩子并没有很多能真正触摸书籍的机会。把书带进教室,尤其是老师读过的书,带着自身温度的,更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匡老师如是说。

其实,只要孩子开始阅读,语文就离成功不远了!

温都记者 夏忠信

审读 徐卉

责编 黄敏

监制 刘旭道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