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好阵地,“善亭”助老故事多

2024-08-22 11:16  

志愿者“主力”是活力老人、善款主要来源于爱心老人、服务对象是一群老弱群体……近日,记者从鹿城区民政局获悉,该区已拥有19个以“三老”为鲜明特色的“善亭”助老慈善组织(具体名单和地址扫二维码)。

红日亭、三乐亭、旭日亭、水心亭……在这些以“亭”为名的助老平台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老年助餐、适老化改造、精神慰藉等“助老服务”,成为温州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红日亭:小亭大爱五十载,银发义工超500人

红日亭是温州的道德高地和慈善地标。自1972年几个老人在此开始设摊免费供应伏茶以来,50多年来,红日亭成了温州银发志愿者“老有所为”的重要阵地。一榕一亭、一茶一粥、热心助老、温暖人心。在红日亭的带动下,鹿城“善亭”助老蔚然成风。

微信图片_20240822092436.jpg

“我们除了送早餐,还给附近的残疾人送去我们做的中餐。”73岁的孙兰香是红日亭的第三代“亭长”,从2010年到现在,每天都是天未亮就和轮班的银发义工里里外外忙活着。夏烧伏茶,四季施粥、社区服务……“有力出力!”红日亭“银发”义工多达500多人,平均年龄68岁,最高龄99岁。

“有钱出钱!”在红日亭,捐款捐物成了老人们“老有所为,助老为乐”的新风尚。据统计,近年来,红日亭每年平均有2000多人次捐助,年均一百多万元。红日亭还成为老人寿宴的网红举办地,每年都会有超100名寿星以捐钱捐物的方式在红日亭庆祝生日。

助老爱老,受惠老人无数。多年来,红日亭一直为贫困户、低保户、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志愿者服务。据不完全统计,红日亭每年赴各地开展扶贫帮困、帮老助老、助残扶医等义工服务500多场及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等,惠及逾百万人次。


旭日亭:周转房里助老,让老人“老有所安”

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临时周转房成为不少拆迁老人过渡时期主要居住场所。2018年,光浦东社区周转房就分散供养了拆迁户、高龄、困难等380多位70周岁以上的老人。

72岁的吴春莲是一名老教师,2007年退休后开始志愿者服务,2015年起开始担任旭日亭志愿者公益服务中心的负责人。2018年4月,为了大力支持滨江街道拆迁安置工作顺利进行,让拆迁房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安,吴春莲和陈明聪带头组建一支老来乐志愿服务队,并筹集资金在浦东周转房创立了旭日亭义工队老来乐服务驿站,办起公益食堂等。烧饭.png

“刚开始,拆迁房的老人是非常抗拒住周转房的。”吴春莲表示,在街道请托下,旭日亭的银发志愿者多次走访了解,根据老人实际需求,解决了浦东社区周转房的食堂就餐、老年娱乐场所、居家上门服务等问题,赢得了老人们的信赖。五年来,旭日亭银发志愿者,每天轮流值班,专门为老人提供中、晚餐,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到家。

义工队还经常联合其他组织、学校、医疗机构、社区党建等为老人开展丰富多样的为老活动:测血糖、量血压、文体活动,根据不同节日安排入户慰问,过年捣年糕、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饼……过年过节,全体志愿者都会精心制作时令食品分给老人品尝。而每有老人八十大寿,义工们会安排送上大红花、分吃长寿面,将老人的事迹编成故事讲给邻里们听,让老人备受关注,幸福感满满。在老年活动室,吴春莲还经常安排“吴老师德育课堂”,为来社会实践的中小学生,讲述传承敬老爱老的美德。

在旭日亭义工善举感召下,一些受照顾的高龄老人的子女也纷纷加入义工队,开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助老生活。有的人因为父母住在周转房而过来当义工的,老有余力的他们,每周轮班来老年周转房厨房里洗菜烧饭,不仅是尽孝道常来看望父母,还帮助了别的老人。84岁的李阿婆,因早年患有眼疾导致失明,很少与外界有交流,在这里,三餐正常还有义工人员上门聊聊天疏导心情,过得很开心。现在李阿婆不仅时常捐钱给旭日亭,帮助其他老人,还动员儿子和女婿也来这里当义工帮扶他人。


三乐亭:送餐、助浴、临终关怀,“护老小组”助老到家

“今天午饭结束啦,下次赶早来哦。”夏日正午,三乐亭公益慈善服务中心负责人蒋进福一边盛伏茶,一边提醒老人下次要早点来吃午饭。

三乐亭创建于1978年,至今已40多年 。今年64岁的蒋进福是位名副其实的“善二代”,2008年从伯伯手里接过三乐亭公益服务“事业”。2016 年起,三乐亭开启老年助餐公益服务。推出年满80周岁的老人,只要出示身份证,就可领取一张爱心餐卡,免费享用餐食。据统计,目前领取三乐亭老年爱心餐卡的有200多人,主要以堂食为主,对一些腿脚不便、高龄孤寡老人则安排送餐上门。送餐义工主要由周容容等10位年近七旬的志愿者组成。

在送餐服务中,看到一些孤寡、低保的特困老人生活困境,志愿者就主动为他们提供助浴、整理房间、清洗衣物等生活照料服务,还向区民政、医院和社区等爱心联盟发起求助,为老人提供临终绿色通道、陪护就医等公益助老服务,将送餐服务升级为“护老小组”。

家住市区百里坊的九旬叶阿公,是一位有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女儿出生时身体就有缺陷,如今65岁依然卧床不能自理。“护老小组”不仅为叶阿公和他女儿每日送早中晚六份餐食,更是“一把屎一把尿”照顾他女儿,叶阿公十分感动。“老党员为国家做了这么多年贡献,社会更应该尊敬他们,让他们晚年生活幸福。”蒋进福表示。

市区八仙楼有位60多岁老人因患有肠癌,失能失禁卧床无人照顾,在周容容带头下,“护老小组”持续四年为其送餐,帮助清洗处理排泄物等,老人去世时还为其安排墓地、办理丧事等临终服务。这举措也感动了邻里街坊,办理后事时,不少邻里也来帮忙。据悉,几年来,“护老小组”已陪伴7位孤寡老人走到生命最后。目前,正在持续帮扶12名老人,为他们配送三餐、理发、帮忙整理家务等。


水心亭:入户为550户老人开展适老化改造

“水心亭原本十分简陋,就是一个用几根柱子搭建的铁棚,每年夏天,热心老人都会汇聚在此烧伏茶免费取用,20多年来从未间断。”林文花是水心社区党委书记、水心亭理事,对水心亭的变化最为清楚。

她告诉记者,在社会组织帮扶下,去年,水心亭修建一新,并引进温州安仁公益服务中心、松台为老志愿者协会等社会慈善力量,常态化为辖区空巢独居等困难老人提供免费早餐、午餐等助老服务。尤其是在安基金牵头下免费开展的居家适老化改造,更是让辖区550户老人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适老化改造.png

“适老化改造不是简单的事情,从走访调查、家属同意、安装器材、反馈使用等情况,每一户都至少要跑四次以上。”林文花表示。项目启动后,义工们不怕辛苦一次次爬楼梯入户征询,为辖区65周岁以上贫病或空巢的老人提供防滑垫、浴凳、卫生间扶手安装等适老化改造服务,减少这些居家养老的老人在卫生间意外滑倒和受伤的风险等。

“感谢水心亭为我们老人做的一切,有你们在生活容易多了。”家住柏组团的90多岁阿婆,70多岁的女儿因早年车祸在床上躺了三十多年,阿婆一直照顾女儿。水心亭义工不仅为其提供送餐服务,还为她家里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在我们社区,老年人的生活有趣又幸福!”82岁的水心社区居民俞奶奶笑着描述了她的一天:早上,在水心亭吃早餐、喝养生茶,然后去怀老站练习手指操、唱红歌,中午到邻里食堂吃午饭,下午去怀老站体验艾灸,晚餐继续在邻里食堂解决。

据悉,目前,水心亭轮值义工人数达120余人,其中大部分是退休的老年人,平均年龄在65周岁。水心社区以水心亭为中心、怀老站为主阵地,链接安基金等慈善资源,构建起“15分钟善亭为老服务圈”。

(扫二维码了解善亭名单和地址)

温都记者 夏梦

编辑 毛鲜艳

校对 仇伶俐

审核 潘宁宁

 14B20240822C (2).jpg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