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展乐为何能长到1.92米?孩子怎么能超过遗传身高?专家分析看两点

2024-08-09 14:49 掌上温州客户端 

 近日,在巴黎奥运会上打破百米自由泳世界纪录的潘展乐上了热搜,相关话题让人津津乐道。潘展乐的父亲身高1.77米,母亲身高1.62米。他为什么能长到1.92米?《浙江经视》频道的采访中,潘展乐的爷爷揭秘:从小测骨龄、吃饭不挑食。孩子怎么才能超越父母的遗传身高?本刊邀请温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郑靖阳作解答。

 专家简介   郑靖阳  温州市中心医院儿科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国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专业委员会临床遗传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人口与健康学会儿童健康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儿科学组委员、温州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温州市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儿科学组委员、温州市儿童生长发育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温州医学会儿科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委员、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温州市科技局评审专家

2岁身高与终身高关系很大

孩子身高管理要趁早

郑靖阳分析,孩子成年终身高能否超过遗传身高,主要看两点:2岁时身高和青春期开始时的身高。

2岁时身高:有研究发现,宝宝2周岁时的身高与最终身高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孩子在三岁之前,家长一旦发现他与同龄人有差距,建议及时至儿科生长发育或内分泌门诊就诊,及时进行身高管理。

青春期开始时的身高:青春期身高的增长占总身高的15%,是生长的第二个高峰,男孩青春期长28~30厘米,女孩青春期长23~25厘米,那么可以简易计算:最终身高=青春期开始时的身高(起跳平台高度)+青春期增长的身高,青春期身高增长幅度相似的情况下青春期开始时的起跳平台身高越高,终身高也越高。“晚长”型的孩子青春期开始时的身高还是不错的,所以往往还是有机会达到理想的身高。但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不要盲目等待孩子的晚长或者盲目给孩子吃所谓增高保健品,这些做法可能会耽误孩子最佳治疗期,到达矮小标准的孩子还是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男孩变声时身高不足1.55米

终身高可能长不到1.7米

“前几天,门诊接诊一个15岁男孩,是个初中毕业生,喉结明显,身高只有1.62米,其父亲身高1.77米,母亲1.65米。父母以为男孩‘晚长’,结果男孩骨龄显示骨骺即将闭合,长高空间很小,预估其成年终身高不到1.67米。类似这样的例子每年都会碰到多个。”郑靖阳表示,男孩青春期开始发育的迹象相对隐蔽,当出现变声、青春痘、长胡子或喉结等明显的外部特征时,往往已进入青春期的中后期,长高空间比较小了。如果男孩变声时身高不到1.55m,成年终身高很可能不到1.7m;女孩来月经初潮身高还没达到1.5m,成年终身高很可能不到1.6m。

专家提醒,身高管理要趁早,如果孩子的前期基础身高差距大,很难通过青春期发育让身高达到理想目标。

公式测身高波动范围大

评估身高需动态监测骨龄

女孩的身高=(父亲的身高+母亲的身高-13)/2,男孩的身高=(父亲的身高+母亲的身高+13)/2,波动范围±5厘米。网上这个测算孩子身高的公式,也让一些“高个子”父母放松了对孩子的身高管理。

郑靖阳称,虽然遗传对身高的影响占了大部分(70%到80%),但是上下波动还是有10厘米的空间,父母身高比较高的孩子也可能出现低于遗传范围的情况,所以不能掉以轻心,通过骨龄检测(即左手腕正位X光片),根据孩子当前骨龄可以推测骨骺生长板的成熟度,能够算出“预估成年身高”。但需要动态监测,通常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开始测骨龄,根据实际生长情况1~2年监测一次,进入青春发育期可以每半年测一次。而过了青春期,孩子的身高已经停长,测骨龄已经没有意义了。如果是矮小症,孩子则需要在更小的时候建议测骨龄以及完善相关检查,排查身高矮小的原因。

温都记者 张晓

责编 王金杰

审核 黄小玲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