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城荣光
当今世界首位“双特大”叶荣光亲述
小林光二 整理
七、独门绝技:气定神闲的蒙目棋与车轮大战
1995年2月25日,北京中国棋院。
在中国象棋特级国际大师柳大华创造1对19人蒙目棋世界之最的现场,记者发现了一位极为热心的特别观众。他不时关注着19个大挂盘,帮助棋迷们分析比赛形势,棋到中盘,他已断定柳大华有10盘左右的胜局(结果9胜8和2负)。一会儿,他又背着相机满场寻找最佳角度,拍个不停;一会儿,他见闷热的大厅让场上主角大汗淋漓,又跑去拿来毛巾递了上去。
这位热心人,就是叶荣光。
英雄惺惺相惜。叶荣光对国际象棋的蒙目棋,同样情有独钟。
叶荣光在国际象棋蒙目棋车轮大战中
早在1983年12月25日,摘得国际象棋全国个人亚军、同时晋级国家大师不久的叶荣光,受邀赴永嘉棋类培训班作棋艺讲座期间,就进行了一场1对9人的蒙目棋车轮战,并取得7胜2和的不败战绩。这一精彩表演,引起当时现场观战棋迷的极大兴趣。
1984年后,他曾多次下过8盘以上的对局。其中,就包括与诸宸结缘那次。若要找出对弈人数最多的,即是1991年在温州市少年宫的1对12人。
而要论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则是1994年10月11日,在当时位于解放街温州新华书店楼上的蓝鸟大酒店举行的1对8的蒙目棋大战。因为这是一场正式比赛,且对手棋龄都在4年以上,都是省级的青少年冠军或是全国少年赛的前几名,实力不容小觑。为此,当时的温州电视台《周末娱乐城》栏目(《中国电视吉尼斯》前身)决定进行现场直播。比赛历时两个半小时结束,叶荣光不仅创下当时国际象棋1对8蒙目棋全胜的全国纪录,还获得了温视节目组为此次挑战设立的千元奖金。赛后,各路媒体纷纷进行了报道。
接受温视主持人马宁、姚峰的赛前采访
赛后与全体参赛小棋手合影
谈及蒙目棋这项独门绝技,叶荣光颇有心得。
首先要有强大的思维记忆能力。尤其是开局的前几步,因下法较类似,且子又多,容易混淆。譬如按照国际象棋的下法,“兵”可以走一格,也可走两格,必须记得清清楚楚。其次,要有掌控各种攻防局面的熟悉程度。最后,就是要年轻有体力。下蒙目棋几个小时的过程,是很考验人的意志的。开局后,每盘棋的各种变化就开始“装”进大脑,为了保持不动和集中精力,不能多喝水,以免上厕所。
如果说,蒙目棋考验的是一个棋手脑力、体力及棋力的综合能力和水平,那面对多人、甚至百人面对面的车轮大战,都是站着来回跟每位对手下一着棋,则要考验的是棋手必须在瞬间判断形势和统筹驾驭棋局的能力,要求棋手意志坚强、技术全面、计算迅速、反应敏捷、沉着冷静、应变自如,又快又好地制订战略计划和实施战术技巧。
而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车轮大战已成为叶荣光的“保留节目”,且完全是公益性质。
1990年5月下旬,加冕中国首位男子国际象棋国际特级大师不久的叶荣光,在参加完全国团体赛后返温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他的老师和少儿棋手进行指导性的车轮大战。
1991年的正月初五,荣归故里的叶荣光,放弃休假,又到自己担任名誉教练的广场路小学儿童棋校与小棋手们进行车轮大战。
更有趣的是,你见过一个人同时进行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车轮大战吗?叶荣光,恐怕又是能做到的国内第一人。
叶荣光说,大约是在2004年5月,应邀去了杭州古荡的浙江山海棋院。一边下国际象棋,同时又要和小朋友和大人们下中国象棋。
如此身藏绝技,不仅为国内棋迷所折服,就连国外的棋迷也都有所耳闻,非常想在现场一睹风采。
1988年12月,应当时的南斯拉夫国际象棋协会之邀,在参加贝尔格莱德国际公开赛(个人赛)间隙,只身前往一家大型金属公司做客,为广大棋迷表演1对15的车轮大战。活动结束,公司的职员们兴高采烈,纷纷邀请叶荣光为他们签名留念。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孤身闯荡:为何突然选择提前退役,出走荷兰
PS:本连载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任何媒体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违者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