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我有这样的角度 | 杭温两地名师这样写高考作文

2024-06-07 16:54 掌上温州客户端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新课标I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在点评之后,温都全媒体邀请的杭温名师团老师们也纷纷着手试写高考作文,一起来看看老师们的作品吧。

提问,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勇气

陈通造

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师

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物理学中原则性的理论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写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物理学研究现状时,往往会提到当时有这样的流行说法。

后面的故事就是世人耳熟能详的了:1905、1915年爱因斯坦相继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重塑了时空的观念,物理学的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纪元。爱因斯坦引领的物理学革命是人类知识探索的漫漫征程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他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冲决既有学科体系的罗网,淬炼出智慧的结晶。

但不管怎么说,爱因斯坦所要经受的只是思想上的考验,再往前追溯,上一个物理学革命之际,在宗教裁判所火刑柱的热焰和绞刑架的寒光威胁之下,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求真之勇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粉骨碎身浑不怕”了。

科学的进步需要追求真理的勇气,这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老话。这种勇气首先体现在敢于向权威、向成见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人们常说,提出正确的问题,距离找到正确的答案就不远了,所谓“若寻找,就找到”。

近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纷纷问世,人们惊喜地发现,一切问题似乎都有了答案。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人工智能似乎无所不知,再加上更新的图像生成和视频生成AI的涌现,更有无所不能的趋势。从“所见即所得”到“所问即所得”以至于“所想即所得”,知识的获取似乎不再是披沙沥金的而是一触即得。

然而,一种隐忧也渐渐浮现出来。既有观点的重复毕竟不是智慧的创造,知识的“闭环”很可能导致思想的闭塞,当各个年龄段学生越来越多地把老师的“提问”置换为输入AI模型的“提示词”,令我们忧心的不只是知识训练的空洞化,更是提问能力的退化,更不要说提问勇气的萎缩。所谓“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似乎不是更切近而是更茫远了。

提出一个好问题,需要一种精益求精的艺术;敢于提出一个突破性的问题,更需要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前贤事迹,人所共知,无庸赘述。即便是当下风靡一时的问答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大跃进,不也正是无数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反复试错,勇于提问才取得的突破?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修炼提问的艺术是一门生活必修课,保有提问的勇气更是免于“人为物役”的不二法门。


用诗歌写的高考作文

黄家光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

诗歌导读:人类通过技术而追求和平与幸福,但常常陷入悖论之中,核技术如此,基因技术如此,承载着人类梦想的数字技术亦如此。相信世界可以数字化,一切量化之后,透明的世界就是美好的乌托邦,这种启蒙理想没有带来幸福,而是带来二十世纪悲惨的记忆。数字技术是这样把世界数学化的古老梦想的现代形式。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人类最初获得技术的隐喻,火照亮一切,也可能毁灭一切。作者不觉得数字技术会是所有问题的解答。它是对某些问题的回答,而它自己也是新问题本身。


悖论的世界


当你打开一扇门时

你打开的并不是一扇门


你骑着飞奔的骏马

但马并不奔跑,如画


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

飞动的箭矢静止不动


聪明的人于是越过原始的马

也越过了原始的箭,寻找


古老的和平,找到连击的

枪,射出一梭寂静的子弹


“小男孩”和“胖子”

击中了扭动如蠕虫的岛屿


我们发疯地寻找微小的希望

微小的基因露出阿道夫的面孔


我们迎头撞见算数的神兽

世界就成了数字的世界


那个古老的理想愈发鲜艳

从毕达哥拉斯的灵魂出发


途径疲劳而虔诚的伽利略

在我们时代分裂为因陀罗网


如果有一条必然的法则

答案就在神圣的咒语之中


我们将驻足在祭坛前

举着神圣的火把,燃烧


忽然,一扇门向着未来打开

而祭坛的祭品上倒影着


激动、恐慌的火光,一切

都在燃烧,一寸、一寸……


普罗米修斯窃取的火种,照亮,

也燃烧,一寸、一寸……



没有问题,才有问题

郑  杰

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教师

如果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帮助人们快速解决了一些问题,就敢宣称人们今后遇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少。这样高级的乐观在我看来并不值得庆幸,或许,更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诚然,我们不应忽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人们在购物APP上把需要的物品塞进购物车,利用手机导航软件制作旅行攻略;高级的算法将最便捷的订单派送给网约车司机,ChatGPT像上帝一样解答人们的几乎一切问题。容易忽视的是,能够被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解决的问题,本质上都是简单问题,是人们早就遇到和想到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现成的解决方法的问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只是在此基础上做了技术上的优化,解放了人的时间而已。因此而断定人们今后遇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少,我认为至少犯了三个错误。

一,解放出来的时间并没有给人们带来从容的生活和惬意的工作,相反,在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细如牛毛的问题充塞着我们24小时。每一个问题都要借助互联网或人工智能解决,当高效的办事效率遇上数量庞大的应办之事,我发现人们还是把自己淹没在忙碌和疲惫之中。马克思说,机器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并没有把人从工作中解放出来,人反而成为机器的奴隶。把这里的“机器”替换为“互联网”或“人工智能”,我想是毫无违和感的。

二,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本身带来不少问题。人们过度依赖互联网,在手机和电脑前过着“躲进小楼成一统”的宅家生活,对真实的社会缺少感性的认知,对必要的感情缺少及时的维系,这已经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问题”。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帮助人们写稿子了,顿时成为大学生写论文和文员做文案的新宠。当千篇一律的高级稿子从人工智能里产出,沾沾自喜的大学生的创造力恐会降到新的“低度”;得意洋洋的文员一不留神就就会失去自己的办公室座位。人们如果只甘愿做利用工具的工具人,他的工作和生活恐怕也会和一个锤子、扳手这样的工具一样。他的生命只是在了无生趣和无限重复中消耗而已。

三,真正的问题是从实践中来的,在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人们还会遇到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爱莫能助的,因为在它们的“记忆”里面,还没有输入这样的信息和算法。而能够扎实解决的,还得依靠人的智慧。在当下的生活中,很多问题不是技术能够解决的,例如恶意的内卷、普遍的焦虑、绝望的佛系、轻率的暴戾。如果没有人文的关怀和制度的慰藉,人们必将在互联网上进行决战,甚至影响到现实世界当中。

我们这个时代,是各种问题最突出的时代。其中很多问题,就有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问题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但我并不悲观。我认为,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有问题,人们才会有动力去创造,去解决。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