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棋城荣光(四)助力诸宸振翅高飞

2024-05-30 10:52 掌上温州客户端 

棋城荣光

当今世界首位“双特大”叶荣光亲述

小林光二 整理


执教爱徒

棋里棋外师徒12年深厚情谊

助力诸宸振翅高飞

现任国际棋联司库、棋后诸宸,在自己的《落棋无悔》一书中,曾回忆起当年与叶荣光学棋岁月的那份师徒情深,有专章讲述。

结识即结缘

1984年,21岁的阿光回温州探亲,应黄希文教练之邀,到温州市体委与小棋手们下蒙目棋车轮战。

“还记得当时我们都很惊讶,他居然可以面对着墙壁,不看一眼棋盘,一个人对付10个小棋手。我们一报上走法,他就马上说出自己的出子。……8岁的我下棋挺老练,却走得太快,第一个就败下阵来,噘着小嘴,也不知道该不该离开棋桌,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那个场景,诸宸历历在目。

活动结束,诸宸母亲诸爱良找到阿光,问能否帮助指导女儿下棋,阿光当即表示可以。因为,诸宸在棋盘上的的那份执着、专注和韧劲,已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在现场鼓励诸宸:“你虽然输了,但棋下得不错。”

“就这样,叶荣光老师记住了我,并从此在我的棋艺生涯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此后,阿光每年回温州,都会步行20多分钟,到环城东路的诸家进行辅导,诸妈妈也照例都会拿出一些诸宸的对局记录让他看。他不仅认真看,还会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此,阿光母亲曾打趣道:“你这种老师还真少见,竟然主动跑到学生家中去教棋。”

与诸宸在杭州西湖合影(1985年)

技术引领

收了爱徒之后,阿光不但毫不保留地传授技艺,还想尽一切办法帮助、鼓励诸宸增强自信,提高心理素质和实战能力。

1985年上半年,黄希文带着包括诸宸在内的温州少年棋手赴杭集训,恰逢国家队集训结束回到省队的阿光。师徒再次相见,绝对是一次面授机宜的大好时机,自然不能错过。

那几天,阿光总是要到住地去看望温州少年棋手,并在训练空隙,对诸宸进行个别指导。

在温州少年棋手的住地指导前来集训的诸宸(1985年)

由于那个年代还没有手机和网络,沟通交流大都只能通过书信往来。在不少书信里,阿光还会将自己弥足珍贵的手抄棋谱寄给诸宸,供她学习、思考和借鉴。

在诸宸的记忆中,依然非常清晰地记得——

“1985年10月11日,我收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封信,是叶荣光老师寄来的。我真没有想到,像他那样一个在国家集训队里的大人物会给我这个‘小不点’写信。我高兴极了,拿起笔就给他回信,兴奋地告诉他,我很羡慕国家集训队的生活,并且一定不辜负他的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到国家集训队去训练。”

1987年全国少年赛前,阿光为了助力诸宸,还自掏腰包,特地给她设了一个“表现奖”。最终,诸宸得到了25元的奖励。这在当时年仅11岁的孩子眼里,仿佛就是一笔“巨款”。

后来的一些比赛,他也总是帮诸宸尽力争取机会。1988年,诸宸得到参加世界少年赛的资格,一时找不到赞助,他慷慨解囊资助1000元人民币,并且向国家集训队领导陈祖德和孙连治领队建议,是否能让诸宸和温州的诸春晖一起到北京集训一段时间,给他们创造与国家集训队高手们学习并接受系统指导的机会。后经商议,诸宸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国家队的大门,由此开启了“老山往事”中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到了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老山八角村训练基地,阿光义不容辞地成了诸宸的教练,开始为备战世界少年赛作技术指导。

在诸宸先后两次进入国家集训队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为诸宸从开局、中局、残局等方面,均制定了具体计划,尤其是把自己“压箱底”的“秘密武器”也全都贡献出来。后来,在他的邀请之下,队友谭成轩也将自己的“飞刀”开局无私地传授给了诸宸,使其在世界大赛中获益匪浅。

“初登中国国际象棋最高水平的殿堂,我特别兴奋,时常沉浸在幻想之中。有时候以为看着那些名将,便沾了他们的灵气,好像自己就变得聪明了。当然,叶荣光老师还是督促我认真训练。”

1988年,诸宸在罗马尼亚参加“儿童与和平”世界12岁以下少年儿童锦标赛期间,阿光更是时刻关注爱徒的表现,每天只能通过收听央广新闻来了解最新比赛战况,这在当时也是最及时、迅速的唯一新闻来源。

诸宸首度折桂后,家乡人民为之欢欣鼓舞,作为教练的阿光更是激动不已。他专程从北京坐火车将要载誉返温的诸宸送至上海,交给正在站台等候多时的诸妈妈。在站台,看着要重新返回车站到杭州办事的阿光,次日准备坐船回温的母女俩,深情地向恩师挥手告别。

叶荣光与首度问鼎世界冠军的诸宸在温州望江路合影(1988年)

1989年,重回国家集训队的诸宸参加全国乙级比赛,只有获得前两名,才能晋升甲组。

比赛前一阶段,诸宸连赢三盘棋,每天回来都要找恩师进行“复盘”。可在倒数第三轮个人积分还遥遥领先之时,意外发生了! 

连续几天,师徒都没见着面,阿光也找不到诸宸。原来是连续输了三盘棋,与甲组擦肩而过,哭鼻子“躲”起来不想见人了。待找到人问明原因后,阿光依旧拿那句“输棋并不是坏事”来耐心开导她,希望她能够找出症结所在,吸取经验教训,重新振作起来。果然,次年再战,诸宸一帆风顺地拿到了乙组冠军,如愿升入甲组。

小小年纪就离家的诸宸也非常懂事,1992年,年仅16岁的诸宸首次获得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女子组冠军,奖励了一台格力空调。“那个时候一台空调可贵了,可能比一个月工资还高,诸宸见我在杭州的房子正在装修,就主动把这台空调送给我。”阿光说:“诸宸非常懂得感恩,她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她个人的奋斗的结果,也与她始终心存感恩之情是分不开的。”

1992年底,诸宸首夺全国成年组女子个人冠军

在《落棋无悔》中,诸宸还详细述说了一段“泪洒津门”的伤心往事。

那是1993年2月底,诸宸带着全国冠军的喜悦,兴致勃勃地赴天津参加世界冠军赛中国分区赛。分区赛从预赛开始,前三轮十分顺利,诸宸取得2胜1和暂时处于领先,有望晋级决赛。然而,此时的诸宸却开始出现紧张状态,患得患失起来。在关键的第四轮,却脆败给对手梁志华。

“我实在不敢想象失败的滋味。可是,现在的我怎么办呢?我根本无力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的波动如翻江倒海。惟一可以救命的教练叶荣光还在北京,他正忙于男子的分区赛。”

如此状态,胜负关乎能否最后晋级决赛的第五轮的结果可想而知。诸宸再次输在了开局,重蹈了前一天的覆辙,彻底无缘决赛。于是,她开始怀疑人生起来:自己真有下棋的天分吗?是不是一开始选择下棋就是个错误?

阿光闻讯后,立即赶到天津,但为时已晚,弟子已被无情地淘汰出局。而预赛结束的当天,恰好是诸宸17岁的生日,阿光和队友们一起为她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希望能暂时化解她失败的痛苦。

“我根本没有心情庆贺生日,看着蛋糕上蜡烛的微光,我的眼泪流了下来。一夜难以入眠,我越是祈祷噩梦早些过去,却越是被困得死死的。”

有句话说的好:“痛苦经过分担会减少,喜悦经过分享会增多。”比赛,输赢正常。怕就怕,输棋后不能认真对待。

叶荣光在国家集训队辅导诸宸(1993年) 

阿光说:“一名好的棋手,内心需要非常强大。试想一下,即使对手实力高于自己,也肯定输不起。一旦输棋,一定比你更显得难堪,无地自容。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手的心理压力往往要大于你。”

由此可见,比赛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好与坏、抗压能力高与低的。需要有一种平常心,需要坐怀不乱,就像当年素有“石佛”之称的韩国围棋名将李昌镐一样。

在如今的教学中,阿光也是如此告诫自己的小学员们:“在比赛中,要尊重对手,决不轻视对手;更要相信自己,轻装上阵。”

生活照护

1988年,只有12岁的诸宸第一次到北京参加国家队集训。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而作为同乡的阿光,自然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来了不久,我又被在杭州的那种孤独感包围了,叶荣光老师努力地开导我,他总会抽出时间来陪我一起玩。在星期天烧家乡的饭菜,让我仿佛回到家乡一般。叶荣光老师还给我拍照片,让我寄回家里。”

对于烧菜这件事,阿光饶有兴致地说道:“北京集训的餐食,西红柿炒蛋已经成了‘标配’。没有海鲜,有鱼也是冰冻的。周末为了改善生活,我会去菜场买活的鲤鱼,处理完后用电热锅炖汤,有时还会去买只北京烤鸭。”

对此,无限感慨的诸宸曾在自己的搜狐博客里写道:“小时候在国家队,他常常烧鱼汤,味道特别鲜美,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回味着。有些味道可以记忆这么久,真的也很奇怪。”

所以,阿光的厨艺早在国家队时就出了名,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一天,我呆坐着想家,叶荣光老师读出了我的心思,找来王蕾、许昱华和李俊英,提议一起捉迷藏。……于是我们几个围着宿舍楼躲东躲西,跳上跳下,闹着闹着我就忘了想家。”

为了在提高棋力的同时,更好地帮助诸宸健康成长。阿光还会交待身边的贺天剑、汪自力、谭成轩等队友,在平日里多多关心和照护自己的爱徒。诸宸也是事后才听贺天剑大姐转述了阿光这段原话——

“诸宸这个小孩很聪明,很有希望,但我是个男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有很多方面不方便,你能否像个大姐似的帮我引导她……我没有什么期望,只希望她在离开父母后,依然能够健康成长。”

1994年,马来西亚亚洲青年锦标赛在即。因为当时棋协经费紧缺,需要地方队自己解决。参赛名额原本也是给当年全国冠军上海队的,但回复“没钱”后,棋协又联系当年全国亚军江苏队,却得到同样的答复,这才轮到季军浙江队。

经过思量,阿光遂向棋院领导提出,温州可以搞定诸宸出国比赛的费用。后来,得到资助的诸宸不负众望,夺得亚洲青年冠军,幸运地获得代表亚洲参加世青赛的资格。

诸宸参加亚青赛期间,叶荣光在运动员公寓驻地亲自掌勺

除此之外,阿光还经常在国外比赛时,利用比赛间隙,去给诸宸购买衣服、玩具等礼物,寄风景明信片。尤其是到了诸宸的生日,阿光都会认真地为其张罗。

在北京回龙观饭店为诸宸过生日(1991年)

“叶荣光老师在我的成长道路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一直关心我,帮了我很多忙。”

毋庸赘述,10多年来,这对师徒在棋里棋外已经构筑了深厚的情谊。于诸宸而言,对于恩师的这份情谊,至今仍一直心存感激,难以忘怀。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

黄袍加身:棋界轰动,加冕中国首位男子国际象棋国际特级大师


PS:本连载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任何媒体和个人均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