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城市与海洋——洞头区举办主题“海岸线诗歌沙龙”

2024-05-21 14:29 掌上温州客户端 

5月19日,“海上的城市—当代诗歌漫谈”主题海岸线诗歌沙龙在百岛洞头举行。本次沙龙活动由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温州市洞头区文联主办,洞头区北岙街道、洞头区诗歌协会协办。

当天,上海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钱文亮,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杨铁军,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诗人黄家光等一行人,来到洞头高具人气的中屿岛景区、沙岙自然村等地采风。在礁岩上,在沙滩中,诗人们与大海零距离接触,体验东海五月的魅力。19日恰逢中国旅游日,来洞头游览的客人特别多,每一个渔村和景区,都有游客的身影。黄家光说,洞头的海上花园城市,是一处孕育文学创作的热土,能滋养更多的文学创作者写出动人的诗章。

下午,在东沙不夜港无料书铺,由洞头区文联副主席、诗人余退主持“海岸线诗歌沙龙”活动。钱文亮、杨学军等诗人与洞头本土诗歌作者们分享自己诗歌创作感想。钱文亮认为,时下国内海洋诗歌方兴未艾,希望洞头的诗人立足本地,通过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融入思想和情感,拓展当代诗歌的新空间。杨学军说,他在海外工作生活二十多年后,毅然回国,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根。杨老师译作颇丰,他从自己在海外的生活经历,延伸到对海岸线诗歌创作的见解。

浙江开放大学教授卢建平谈到世界海洋诗歌的崛起,并引申到中国海洋文学创作所带来的启发,同时阐述了人与海洋诗歌创作的“独立”“独特”“独创”的“三独”观点。上海青年女诗人朱春婷以女性诗歌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分享了自己对海洋诗歌创作心得和当天采风活动的感想。来自意大利的访学留学生林明月到中国才4个月,中文非常流利。她用意大利语朗诵分享了意大利诗歌《海涛》:“多少个夜晚,我听到大海的惊涛细浪……”。洞头本土诗歌创作者谢健健分享了自己的诗歌创作感想。他的《海上灯塔》诗歌创作思路来源于他在飞机上看到云贵高原的信号塔联想到海上灯塔,从生活经验延伸到诗歌的理解和创作。随后,丽水青年诗人李佳妮、上海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黄艺兰、龙港诗人倪宇春等各自分享了自己对诗歌创作体会及对海洋诗歌的理解。温州本土诗歌创作者与钱文亮教授和杨学军诗人等互动探讨海洋诗歌创作的源头、未来发展方向,给与会者很大的启示。

沙龙活动开始前,洞头区文联主席林慷慨、北岙街道党工委委员朱曾奎分别给钱文亮教授和杨铁军老师授予中国诗歌之岛“文艺岛民”纪念卡。活动现场,还就中国诗歌之岛“研学教育研究室”举行了揭牌仪式,旨在推动本地区海洋童诗研学活动品牌化。

作为“中国诗歌之岛”的一项品牌活动,温州市洞头区文联、洞头区诗歌协会近年来相继邀请王家新、耿占春、沃尔夫冈·顾彬(德国)、西渡、沈苇、冯晏、唐云(意大利)等中外诗歌名家、作家参与“海岸线诗歌沙龙”活动,以朗诵、对话、改稿会、诗集发布等多样形式,搭建诗歌爱好者与诗人、诗歌评论家等之间的平台,畅谈海洋诗歌、当代诗意生活等众多命题,让社会感受传统诗歌、现代诗歌的魅力,进一步擦亮了洞头“中国诗歌之岛”文艺金名片。

通讯员 曾香琴

审核 陈忠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