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棋城荣光(一)“朔门小棋王”横空出世

2024-05-19 11:18 掌上温州客户端 


棋城荣光

当今世界首位“双特大”叶荣光亲述

小林光二 整理


天赋异禀

无师自通中国象棋

“朔门小棋王”横空出世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狭长的朔门街,因毗邻瓯江南埠头,商贾云集,一派繁忙景象。闲暇时,大人们总喜欢在家门口席凳而战,沉醉在“车马炮”的世界捉对厮杀,这或许就是那个年代比较单一而纯粹的娱乐休闲活动。

朔门老街

有位出生于此的少年,总是抱着一种好奇的神情,跑到街坊邻居那,看大人们下棋。久而久之,越来越着迷。“外行看热闹”多了,亦悟出些许其中的门道来。

有一天,见大人们杀得难解难分,落子者举棋不定,他腾地从小竹凳上起来,拿起一颗棋,“将死”了对方,令在场众人哗然。那一年,他才5岁。

他,就是叶荣光!熟悉的人,都叫他“阿光”!

到了读育红小学(后改为朔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随着棋力迅速提升,一些大人已不是他的对手。于是,当时在电业局工作的父亲也引以自豪,时不时会在晚上带上他去跟单位的同事对弈。小小少年,棋力了得,着实令大人们刮目相看。

其间,还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南门(现解放街一带)出现了一位少年高手,整10岁。到朔门街嬉戏时,大人们都下不过他,只好请阿光前来“救驾”。孰料,那位少年却在阿光面前败下阵来。于是,坊间就开始有了“朔门小棋王”的传说,且越传越盛,名噪一时。

1973年底,陈力行老师(当时为少年宫国际象棋培训教练组组长)找到温州市少年宫的负责人马主任,让少年宫发招生通知给全市各个小学,每所学校只有两个名额,数学计算能力好的可优先,学的是国际象棋。

很不巧的是,由于临近过年要放假了,学校将招生通知耽搁了。直到春节期间有次看电影巧遇学校班主任,才被告知少年宫有学棋培训招生。听后,阿光兴奋不已,心想等春节过后一定要去看看。

少年时的叶荣光(前排左一)

那时的少年宫,已从松台山迁至景色优美的华盖山麓,成为全市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的主阵地。1974年,温州仍笼罩在“动乱”的阴霾之中。从家里到少年宫,要经过当时“武斗”很严重的路段,一路上可谓危险重重,家人都不同意去学,有些同伴已望而却步。但在阿光的内心,憋着一股劲,千方百计排除万难,想要去报名。

1974年2月23日,这是一个特殊、难忘的日子,也是迈出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步。至今,阿光仍清晰记得这一天!

那天,他与一位四年级的同学相约,满心欢喜地一起去了少年宫。到了传达室门口,即被有着“温州山水第一人”之誉的书画家吴思雷(当时为少年宫副主任、美术书法班负责人)拦下。当说清楚要来学棋的缘由,却被告知为时已晚!原来,培训班已开班两三个月,现在留下来的都是经过选拔的。看着一脸稚气的孩子失望懊悔的样子,吴老师就问是否会下中国象棋,得到肯定回答后,就跟阿光在“楚河汉界”激战起来。结果可想而知,阿光顺利获胜,令吴老师大吃一惊。于是,他们就被带进了培训班。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培训班学习的是国际象棋,而非中国象棋。一脸的诧异之后,就这样误打误撞,懵懂地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学棋生涯。

温州市少年宫国际象棋培训班学员合影(二排左四为叶荣光)

当时执教的是黄希文老师。有着扎实的中国象棋功底,也给阿光学习国际象棋带来不少便捷。学习了不久,就掌握了基本的攻防技巧,好多学员已不是他的对手。由于性格沉稳不张扬,言辞也不多,下棋有兴趣肯钻研,深得老师的亲睐。

叶荣光(右二)在训练中,后立者为黄希文老师

4月中旬,培训班举行内部训练赛,这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次重要测试。比赛共分四组,每组10余人,各小组第一进入决赛。经过激战,阿光与同组的另一名学员并列小组第一,加赛多盘,依然难分伯仲,以致同进决赛。在5人的决赛中,他获得了第四名。

叶荣光(右二)在比赛中,中立者为陈力行老师

良好的天赋,加之后天的努力,阿光的棋力日渐见长,不少学员见了都有些发怵。

“一是他们很难赢我,心里憋屈;二是既然赢不了,就跟我下‘模仿棋’,我下在哪对方也下在哪,可我要是吃了对方一个‘兵’,形成‘将军’之势,对方就没有机会吃我的‘兵’了。因此,都会被弄得浑身不是滋味。”言语间,无不透露出阿光的几分自信和自豪。

到了6月份,全市三项棋类“红小兵”比赛在工人文化宫开枰。比赛共分甲(1962、1963年出生)乙(1964、1965年出生)两组进行。经过数轮大战,阿光笑到了最后,勇夺少年甲组第一,成为温州市国际象棋少年冠军,也是个人首个正式比赛的冠军。

叶荣光(左一)在参加全市三项棋类“红小兵”比赛中

夺冠后,关于此次比赛的“光荣榜”都贴到了五马街口的宣传栏里。但夺冠的消息,却连阿光所在的学校都不知道。因为当时的比赛都安排在周六周日进行,学校根本不知情。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

“棋”迹发生:从全市少年冠军,到全省、全国冠军,一飞冲天


PS:本连载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任何媒体和个人均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