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六天的青灯市集昨收官,美图美食刷爆朋友圈 在青灯,你“集”到了什么?

2024-05-06 09:09 掌上温州客户端 

5月5日晚,2024年青灯市集全国生活美学大会(春季)闭幕。据统计,截至当晚9时,活动总客流量达52.7万人次,销售总额3642万元,并带动周边文旅消费。

此次市集安排了一系列节目演出,打花蓬、落花秀、火舞等特色演出人气极高,成了小红书、抖音的同城热点。

首届青灯市集2019年启幕,至今已5年举办了8次。每次市集举办,现场照片往往“刷爆”温州市民的朋友圈,新华网等数十家央媒竞相报道,全网浏览量破亿成为常态。

既是解忧杂货铺

又是人间游乐场

青灯市集无疑是这个五一假期温州人气最旺的场地之一。

“既是解忧杂货铺,又是人间游乐场。”这是前来打卡的市民林女士对青灯市集的印象,“今年的青灯市集品类更多了,以前多是茶器、茶叶,现在有衣服、护肤品、皮具、帽子、首饰等,无论是谁都能在市集里找到自己喜欢的物件。”

的确,本季青灯市集汇聚超过1000个海内外生活美学品牌,其中包括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八大美院的150个品牌,国家文化和博览领域的10个品牌,以及30个国外品牌。26万余件匠心作品亮相市集,为市民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盛宴。

青灯市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用自己的方式填补了在商业综合体体验不到的东西,比如刷爆朋友圈的落花秀、打花蓬、火舞表演。这种极具视觉观赏性的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去打卡。

而音乐和舞蹈则是松弛感最好的表达。在青灯市集里,河畔音乐会、钢琴奏鸣曲、各式各样的舞蹈表演接连不断。不经意间,游客就能跟这些演出撞个满怀。这些表演也传递出市集的态度——随性、轻松和快乐。市民胡小姐说:“这种情绪和氛围感,让我不自觉地参与和逗留。”

五一假期,二刷、三刷青灯市集的市民比比皆是。网友“最最无敌我”早上去了一趟,晚上又去,“早上还没逛过瘾,晚上再去拍拍拍、买买买。”

不仅氛围感拉满

还给足情绪价值

今年,青灯市集的宋韵灯会编织了一场穿越梦。上千个温州非遗竹丝灯将夜晚的市集装点得如古时的元宵灯会般热闹。让游客成为市集的一部分,这是青灯市集的“小心机”。的确,青灯市集打造了一场氛围感拉满的宋韵灯会,而让灯会更具穿越感的,正是前来拍照的大批身着汉服的小姐姐小哥哥。

青灯市集中的各种“小美好”,构成了情绪价值重要的一环。在市集上,同类产品的摊主和摊主之间并没有所谓的竞争关系,而是更像他乡遇故知,是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是志同道合者的相互切磋。常能看到主理人撇开摊子,在市集里溜达。看到喜欢的物件,也要上赶着做一次“亏本”买卖。

摊主之间的内部拍卖会,更像鉴宝大会,大家把各自收藏的宝贝拿出来展示分享,讲述物件背后的故事。这种识货人、行家里手发自真心的认可,让摊主更觉温馨和喜悦。而拍卖的玩法让“高冷”的摊主们抢破脑袋,更添趣味。

记者观察到,对于摊主们来说,青灯市集还有一些隐形福利,例如各摊主会通过摆摊认识彼此,有些资源可以实现互通有无,背后的合作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也让更多摊主一而再再而三不远万里前来参与市集。

除了拉满的氛围感之外,层出不穷的新玩法、志同道合者的意见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机会,想必也是青灯市集规模一年比一年大的原因吧。

扶持本土文创品牌

与周边商业配套联动

青灯市集俨然变成温州的一个文化IP,在此更多本土的文创商品、乐队、咖啡/茶品牌、传统名小吃摊位为市民所熟悉,人气暴涨。

“囤弍”是一个自制陶艺的温州本土品牌,主理人叫何哲。两年半前,她从互联网企业辞职去景德镇学陶艺。回温之后,她便在家里造了一个陶窑。

何哲说,每个人的作品都是她内心的呈现。在囤弍摊位,陶艺作品是清一色的温文尔雅、温润如玉,透露着一股不张扬又舒心的感觉。何哲的作品在青灯市集亮相后,得到了很多游客的青睐。

这次参展,何哲说主办方对主理人提供的服务是完善的,碰到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对温州来说,有这么多外地的主理人入驻非常难得,说明这个市集的品牌效应不错。

如同时下流行的联名商品一样,青灯市集也与周边商业配套进行联动,相互引流。五一假期,市民陈小姐来到南湖万象城参与泡泡玛特的开盲盒活动。没想到盲盒打开之后,她获得了青灯市集的门票,“门票都有了,怎有不去看看的道理?”

而市民陈先生带着家人来逛市集,走完一圈之后,他便在万象城选定餐厅,一家子溜达去万象城吃饭。

人流密集的商业综合体为市集提供了大量潜在的顾客,而在青灯市集的影响下,周边万象城、万邦中心的人气也更旺了。

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馆长张金成表示,青灯市集将被打造成为一张温州“美学”文化的金名片、温州“文气”的集散地。 

温都记者 姜瑾瑾

编辑 孙立彭

审读 郑凌

责编 吕进科

监制 王冰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