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 4月17日下午,来温州·看好戏——2024“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周媒体见面会在温州大剧院举行,温州继去年创新推出“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品牌活动后,将于4月18日至21日在我市各大剧场,举办文化周系列演出,为温州戏迷送上一场南戏盛宴。
领导嘉宾共同为2024“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周开票
此次文化周将重磅推出专场演出。4月18日晚上,将在温州大剧院举行的2024“戏从温州来”南戏经典文化周专场演出,温籍文艺家携手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地区的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代表共同参演,呈现一台集瓯剧、永昆、越剧、京剧、粤剧、温州鼓词、温州民歌、木偶戏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沉浸式专场演出。
此次文化周还特别邀请国家艺术基金扶持新编粤剧《白蛇传•情》、越剧《第一缕阳光》分别于4月19日、4月21日,在温州大剧院展演;还有一系列获得省、市文化艺术基金扶持的剧目,如话剧《这街上的人》、越剧《洗马桥》、越剧《霞光》、《“瓯•粤相聚”梅映九山》折子戏专场、永昆《监察御史徐定超》、瓯剧《朔门潮》、越剧《琵琶记》、木偶剧《金凤凰》等,将分别在温州大剧院、九山书会、文苑剧院、南戏博物馆以及各县(市、区)分会场等轮番登场表演,场场精彩。
茅威涛和温州市越剧院三位青年演员表演越剧
媒体见面会上,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名誉院长、艺术总监茅威涛分享了越剧《新龙门客栈》与温州的渊源。她说:“上世纪80年代小百花(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成立之初,剧团几乎每年都有到温州演出。《新龙门客栈》和温州市越剧院院长黄燕舞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在一个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等单位组织的孵化文艺名家项目中,我有幸被燕舞选为导师。当我说起有《新龙门客栈》创作的时候,燕舞就问我,可不可以一起合作,招募温越年轻演员加入剧组。当时,我们挑了许多温越年轻演员,比如金智萱、朱泺如,她们经过近5个月的排练,驻场演出赢得了满堂彩。《新龙门客栈》的出圈出彩,离不开温州市委宣传部和温越的大力支持。前段时间,我专程考察了南戏故里、九山书会,我们正在策划《新龙门客栈》复制版落在温州。”
“‘戏从温州来’的名字取得太好了,一切的戏曲源头来自温州。走出去,引进来,将对中国传统戏剧产生深远的影响。”茅威涛高度评价“戏从温州来”系列活动。现场,她还和温州市越剧院三位《新龙门客栈》演员表演了一段越剧,让现场戏迷大饱眼福,陶醉其中。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施艾珠授予茅威涛“强城行动·文化赋能”特聘顾问
为全面推进文化赋能强城行动,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发起、邀请全国文化文艺领域权威专家、学者担任“强城行动•文化赋能”特聘顾问,助力新质生产力赋能文艺领域艺术创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媒体见面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施艾珠授予茅威涛“强城行动·文化赋能”特聘顾问。
温州,是东瓯王国的故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中国最早成熟戏曲——南戏诞生于温州九山书会。《张协状元》是中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戏曲剧本,由温州九山书会才人编演,被誉为“中国第一戏”和“戏曲活化石”,奠定了“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的历史评价。近年来,各院团先后排演《张协状元》,各大剧种均有演出,广受好评。
“张协”三代扮演者林媚媚、方汝将、吴鑫,摆出经典造型,留住精彩瞬间。
方汝将演绎“戏从温州来”主题歌
媒体见面会上,“张协”三代扮演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永昆表演艺术家林媚媚,温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方汝将,瓯剧新生代优秀代表吴鑫,共同分享了排演感受和收获,展示了温州戏曲的坚守、传承和弘扬。方汝将还和众多青年演员表演了“戏从温州来”主题歌,让广大戏迷近距离感受了南戏的独特魅力。
去年,在温州九山书会录制的2023年央视总台春节戏曲晚会热播,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助力中国戏曲文化出圈海内外。为充分发挥春戏晚溢出效应,去年温州创新推出“戏从温州来”2023南戏经典文化周品牌活动,走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唱响全国,获2023年“浙江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项目”,打响“南戏故里”品牌,让温州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的摇篮和寻根之地。
领导嘉宾、媒体记者和戏迷合影
本次文化周在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浙江省戏剧家协会指导下,由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聚焦“‘强城行动•文化赋能’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市域样板”目标,展现温州作为“南戏故里”的独特魅力,将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戏曲展演,加强中华戏曲寻根溯源,进一步推动南戏文化创新转化、传承发展,积极打造“南戏故里”金名片。
温都记者 叶锋/文 通讯员 张啸龙/图 责编 林剑静 陈侄辉 监制 刘旭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