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质量建设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要做到全省一盘“棋”,山区、海岛,一个都不能少。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指导意见》,温州金融行业积极响应,大力落实。
温州都市报与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分行合办《跨山越海 携手共富》专栏,聚焦金融行业赋能“一县一业”,助力乡村振兴、温州强城。
近年来,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把服务山区海岛特色产业作为工作要务,推行全方位、差异化乡村绿色金融服务,为温州各地特色产业源源不断注入加融活水,生动演绎“一支行一特色”金融政策。
2023年以来,中行温州市分行对山区海岛县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以支持“三农”作为突破重点,加大对苍南县、平阳县、永嘉县、文成县和泰顺县山区5县和洞头区的信贷投入,支持重点涉农项目、农业龙头企业、县域补短板项目、乡村特色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田园综合体等。截至2023年12月,中行温州市分行山区海岛6县贷款余额357.74亿元,较年初新增70.19亿元,增速24.41%。其中山区海岛6县消费贷款新增4.35亿元,增速100.45%。
赋能绿色发展
将“生态钱”花在刀刃上
“洞头诸湾·共富海上花园”EOD项目是以洞头区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提升和海岛海域生态环境修复为基础,着力建设全省乃至全国全域“共同富裕”示范展示窗口的重点项目。
该项目包含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类工程、全域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海上休闲运动开发工程、康养产业开发工程四大类,共计15个子项目。
“体量大、类型杂,资产涉及购买和政府划拨无偿使用等多种模式,子项目类型多,使得前期尽调过程中,对每个项目的投资合理性、合规性等材料收集和论证的难度较大,特别是15个子项目未来现金流入论证与还款计划匹配的合理性。”中行温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证授信方案符合内外部合规要求,2023年,我们多次走访生态环境、财政、发改等部门,逐一核实子项目立项、规划等真实性,并借力总行公司金融部向生态环境部咨询相关问题合规性。”
该项目总投资达28.8亿元,中行温州市分行为其提供贷款23亿元,并于2023年5月22日实现首次投放。由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牵头,中行温州市分行批复项目贷款5亿元,可以说真正地将生态钱花在刀刃上。
除了洞头区EOD项目,近年来,中行温州市分行积极介入苍南中广核三澳核电站、苍南华能海上风电、泰顺抽水蓄能等重点能源项目,跟进山区海岛县政府棚改、城建、交通、能源、未来社区等基础设施“补短板”重点领域大项目。
从新增获批项目来看,2023年度中行温州市分行县域机构新增获批项目70个,合计金额418亿元,县域机构的贷款增长和项目储备不断优化,逐步呈现良性循环趋势。
一县域一特色
差异化服务让山区更“出圈”
平阳县地处浙江南部的东海之滨,自然条件优越,是浙江省老茶区之一,也是温州最主要的产茶区。近年来,中行平阳县支行不断深入践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通过遍地开花式注入金融活水,全面“贷”动乡村振兴满园春色。
“我们去平阳县水头镇拜访了‘中国黄汤第一村’新联村党支部书记兰江平,并走访‘点绿成金·共富工坊’。”中行平阳县支行相关负责人说,“兰书记向我们介绍新联村是平阳黄汤茶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新联村及周边5大行政村茶叶种植规模近万亩,90%的村民从事茶叶生产,去年人均增收2万多元,茶产业已发展成为改善生态、助力当地群众增收的山地特色产业。”
走访后,根据“平阳五个鲜”之平阳黄汤产业发展现状,针对部分种植农户在发展经营中的融资难题,中行温州市分行推出“黄汤贷”产品,该产品免担保,信用额度最高可达50万元,贷款期限1年,审批快捷、支用方便。
兰江平说,在了解中行的“黄汤贷”产品后,不少村民表达了强烈合作意愿,也和银行进行了对接,现在村里不少茶农都用上了“黄汤贷”。
截至2023年12月,中行平阳水头支行已累计为平阳县发43户茶叶种植户提供授信服务,授信总额约1000万元,累计投放金额502万元。
除了平阳县的“黄汤贷”,中行温州市分行针对多地产业特色,因产制宜,制定了多个具有山区县特色的产业贷,如永嘉县“泵阀贷”“教玩具贷”、平阳县“塑编共富贷”,苍南县“织惠贷”等。
中行温州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产业贷授信担保方式灵活,可配套抵押、质押、保证、信用等方式。此外,信用记录良好、经营稳定的借款企业还可以申请信用贷款,信用贷款金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温都记者 陈巧
通讯员 欧雪芳 周芊
编辑 陈东升
责编 邹丽丹
审核 周俊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