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近年来一直是市民关注的话题,我市连续多年将新增停车位纳入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但时至今日,停车难、行车难仍是阻碍温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1月3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市人大代表、市侨联副主席林光武这样说。他建议,要利用数字化技术,推进中心城区停车设施发展。
林光武说,随着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及保有量进一步增长,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温州市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停车场的发展速度落后于汽车的增长速度,使得停车难问题成了城市交通的极大负担。
据林光武调研,温州市区路外停车场库共计5916个,涉及停车泊位631393个;市区2216条路段路内停车泊位共115746个。共计停车泊位747139个。据统计,2022年12月20日,温州市区(不含洞头区)机动车保有量为89.41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88.41万辆。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82.95万辆,其中汽车为261.33万辆,而存量停车泊位显然远远不能满足市民日常出行泊车之需。
“从我走访的情况来看 ,温州尤其是中心城区的停车设施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城市停车设施不足,规划标准较低;机构管理职能不清,管理执行乏力;智能数字化水平低,缺乏统一平台;停车结构不合理,新能源车位被占用等。”林光武说。
而实际上,破解停车难问题,在省内就有很好的案例可资借鉴。以杭州为例,2016年杭州市开始加速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2018年,杭州城管开展了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建设。截至2022年5月,在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下,杭州停车系统覆盖泊位总数超过91.5万个。目前,主城区所有收费停车场库基本实现“一个停车场”管理格局。对于新能源充电桩频繁被燃油车占用问题,杭州出台了《新能源电动汽车公用充电桩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12条明确规定“确保充电车位优先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在非充电车位有空位情况下,燃油车辆不得占用充电车位;当车位紧张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预留一定量的充电车位,确保进场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使停车场中充电车位的管理有法可依。
林光武建议温州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按照“停车有位、停车有法、停车有序”的目标要求,改革停车管理体制,促进停车管理规范;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引入市场管理模式;完善停车布点规划,提高停车配建指标;采用现代停车技术,构建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停车位利用率,实现停车管理出效益。
温都记者 蒋文泽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曹滢
审读 林明智
责编 李雪锋
审核 潘贤群
监制 刘旭道
▲《温州都市报》2024年2月2日第8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