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前两天,参会的市人大代表分团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会场上,代表们情绪高涨,积极发言,表现出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些“高言值”的意见和建议,更是展现了代表们履职“高质量”。
瓯海代表团
创“浙江医科大学” 延伸S3线至福鼎
“强城行动”温州该如何行动?昨天上午,瓯海代表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多位代表围绕人才政策、交通建设、科研创新等话题建言献策。
面对国内医学高校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市人大代表、温医大附一院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周铁丽建议市委市政府支持温州医科大学挂上“省牌”,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或“浙江第一医科大学”。
“像泰山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更名为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之后,在学校发展、招生就业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周铁丽介绍,浙江医学院于1958年一分为二,留在杭州的浙江医学院最后并入浙大,温州分校更名为温州医学院,“除了历史渊源,如今的温医大同样具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这样一块省级招牌。温州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同样需要建成一所更顶尖的高校。”
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以交通圈拓展都市圈。为了进一步提升温州都市区的辐射力,市人大代表、瓯海区交通工程建设中心主任朱建胜建议在远期规划中将S3线向南延伸至福建福鼎。“温州对闽北地区,特别是福鼎等地具有较大的辐射力。疫情期间,我在温州高速口执勤,发现有大批闽牌车辆专程赶到附一医看病。”朱建胜认为,应该通过在交通建设领域发力,针对性地辐射和温州地缘关系密切的福鼎、青田等地,进一步提升温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影响力。
“浙江省规划在2030年之前增加50万大学生,温州区位优势不够突出,从外地引入大学生难度要显著大于本土培养并留下。”代表团列席人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方益权建议,温州应针对市场人才需求结构,扩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量,“温州高职院校人才留温率很高,我们学校温州籍生源是36%,但留温率能够接近60%。”此外,他还建议大力推动温职院“升本”, 通过打造高职本科院校提升温州职教发展水平。
温都记者 谢树华
平阳代表团
立足地方特色产业 融入城市发展大局
昨天上午,平阳代表团对市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审议。与会代表围绕产业发展、交通建设、医疗保障、文化传承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建言献策。
龙平苍一体化是我市促进南部县市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强城行动”三年计划的战略抓手。会上提及,融入大格局,打开小县大城的新空间,龙平苍三地既要错位发展、竞相绽放,同时也要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精准落实山区海岛县‘一县一策’,做大做强‘一县一业’。在我看来,宠物产业是支撑平阳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市人大代表、温州九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玉叶表示,平阳要进一步聚焦宠物制造业,立足宠物产业细分龙头优势,通过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推进产业标准化建设、打造产业自主化品牌等措施,持续做好做强“它经济”。
“希望温福高铁能在平阳境内设站。”市人大代表、平阳县发改局局长杨瑾则着眼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上。他表示,建设温福高铁对鳌江流域快速融入“长三角”,联通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从可行性、区域协调发展等多角度进行阐述。
去年,我市三甲医院增至11家,国家卫生乡镇提前两年实现全覆盖。这一成绩,让来自医疗卫生系统的市人大代表徐明跑为之振奋。目前,平阳县人民医院在全省26个山区县中的“国考”成绩排名第一,但距离三甲医院评定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徐明跑建议,从人才引育、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医保结算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快提升县域综合医院能力建设,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
提及温州,除活跃的民营经济外,方言也是一大特色。目前,在温州市域范围内,互相听不懂的方言多达12种,包括温州话、闽南话等。但由于适用场景减少、教育不够重视等原因,温州方言在青少年中面临不愿讲、不会讲、听不懂的问题。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温州方言,市人大代表、平阳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柳如意建议,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方言文化保护专项资金,支助优秀方言文化项目;将温州方言融入社会公共文化推广中,家庭、学校、社区多方联动,提高教育知晓度和交流适用环境。
温都记者 陈恩欣
永嘉代表团
民企参与职业教育 培养时尚产业人才
1月29日,永嘉代表团分别围绕工业立市、职业教育、大交通建设、生殖健康、乡村产业等话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亚龙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继权提出,应出台“温州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条例”,使温州民营企业更好地参与职业教育,实现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应与产业需求紧缺人才对接,提高在温州高校毕业生留温率,减少企业缺人,人才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报喜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制版师方伟同样关注人才培养问题。他表示,目前温州时尚产业人才紧缺,提出要通过本土培养,外部引进等方式丰富温州时尚产业人才。
永嘉县中医医院妇产科主任滕林秋对人口问题分外关注。她发现近些年人工流产有年轻化趋势,可观的人工流产数严重影响年轻人的生殖健康,进而影响到生育力。因此她提出应加强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
永嘉县乌牛街道横联村党支部副书记杨群着眼于“乡村共富”,提出发展庭院经济。永嘉为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理格局山区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的63.5%,庭院经济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类似永嘉等山区县发展经济。她建议政府部门加大统筹力度,推出当地庭院经济建设方案,并将其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温都记者 姜瑾瑾
编辑 金慧君
审读 郑凌
责编 李雪锋 胡建国
监制 王冰
▲《温州都市报》2024年1月31日第12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