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委员大会发言环节中,共21位市政协委员上台发言,3位委员作书面发言。他们围绕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以下是《委员观察》栏目记者对部分委员发言所做的摘录(按发言顺序)。
市政协委员
温州医科大学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沈贤:
高质量构建区域老年医学高地
关注:老年健康
建议:一是加大资源投入,夯实老年健康支撑“新体系”。推进中心城区老年医院建设,健全老年分级诊疗制度。
二是加强学科协作,探索老年医学研究“新模式”。加大老年医学学科建设投入力度,发挥科研机构作用,优化老年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三是加快数字赋能,保障老年患者健康“全周期”。实现刷脸就医、子女代付费;推进实施“虚拟老年医院”项目,拓展线上专家诊疗服务。
市政协常委
温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陈勇:
集侨海资源,抢抓我市外贸发展新机遇
关注:外贸经济
建议:一是进一步畅通外贸物流,把中欧班列(温州)打造成区域国际干线。温州出票、温州直达,将温州地区及温州以外的货源留在温州。
二是发挥平台功能抢占蓝海市场,着力打造浙南电商之都。推动温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快发展,加速构建温州海外仓建设新格局。探索发展中欧班列(温州)+跨境电商、中欧班列(温州)+市场采购等贸易模式。
三是充分利用我市华侨资源优势,优化创新以商招商举措。引导海外温商侨贸回归并深度参与我市外贸发展。
市政协委员
温州国投资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祝彬:
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构建“强城行动”新格局
关注:产业创新
建议:一是激发企业创新侧源动力,提升主体创新度。搭建“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发布平台。鼓励中小企业研发关键基础技术,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二是打造全链条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强化科技应用性。大力推进科研应用场景搭建,吸引优势域外科研成果落地,加速本地科研成果应用。
三是优化创投基金运作机制,增强基金集群力。引导金融机构转变“纯金融”思维,逐渐形成全生命周期投资服务模式,探索大学基金会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试点投资。
市政协常委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谢聪颖: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注:健康产业
建议:一是发挥高能级平台集群效应,构建我市健康产业创新“集团军”。做大做强“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构建科技领军企业、医科类院校、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健康创新集群。
二是依托在温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建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型机构,解决高校及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难问题。
三是创新机制体制和试点改革,推动形成可持续资金支持路径。发挥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等改革试点工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市政协委员
市发改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张天长:
推进开放大通道建设,全力打造开放新枢纽
关注:对外开放
建议:一是聚焦一个中心,加快建设近洋国际航运中心。推进温州港总体规划修编,持续加密优势航线,做精做优近洋航线,吸引全国货源集聚温州港。
二是突出一个枢纽,奋力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机场三期扩建等项目建设,推进龙湾国际机场扩能提升,全力提升航空区域服务功能。
三是做强一个平台,提升温州综保区发展水平。争取综保区二期加快封关验收;谋划和申报建设乐清、龙港保税物流中心。
市政协委员
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副总编辑)林宇:
做好“加减乘除”,以文化赋能“强城行动”
关注:文化建设
建议:一是做好“产业”的加法,燃动城市活力。引育发展一批高成长型文化科技企业。
二是做好“影视”的减法,赓续“四千精神”。聚焦“温州家人”红利,打造“温州女人”系列文艺作品。
三是做好“温州人”的乘法,打造国际传播中心。推进国际传播纳入我市发展规划,设立温州国际文化周。
四是做好“低效供给”的除法,提升服务品质。清除、改造一批建设管理不当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百姓健身房项目。开辟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市政协委员
鹿城区卫生监督所机动应急科科长郑玮:
加强永嘉医派传承,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
关注:中医药
建议:一是整合研究机构,明确方向、分解目标。做大做强永嘉医派关联产业,做优中医药“千方百剂”工程。
二是加大医派传承,设点传习、加强应用。设立市域永嘉医派联席会,分类组建医派研究团队。实施永嘉医派“15120”培养计划。
三是协调全域管理,破解条框、优质孵化。适时设立我市中医药发展指导协调机构,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
市政协委员
温州市广东商会会长钟俊岭:
推动设计之都创建,打造温州时尚特区
关注:时尚智造
建议:一是聚力打造“时尚产业设计之都”IP。树立“大设计”理念,发起“设计造城”运动,提升重点商圈能级。创办国际设计周。
二是全力做好“世界温州人设计师联盟”平台。培育一批独立设计师和品牌工作室。建立“世界温州人设计师数据库”。
三是构建AIGC等人工智能的多元化时尚设计体系。加快引入国内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业设计平台,打造“AIGC+时尚产业”应用场景。
市政协委员
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项奕豪:
做强“链”上文章,激发新能源产业新动能
关注:新能源产业
建议:一是强化市场“磁吸力”,优化营商环境补齐源头短板。持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
二是打造产业“新引擎”,强化产业创新探索转型路径。全方位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
三是激活人才“内动力”,实现企业与人才“双向奔赴”。 一方面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另一方面支持本地人才成长。
市政协委员
正泰集团财务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旭梅:
构建多元化普惠托育体系助力儿童友好
关注:儿童友好
建议:一是全方位、高品质建立示范性普惠托育服务。全面建设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提供托育领域服务。
二是渐进式、针对性建设高素质普惠托育队伍。鼓励“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建立学习共同体。
三是多层次、多渠道打造社会性普惠托育机构。建设公办托育机构。支持学前教育机构通过新建等方式提供普惠托育服务。
四是全社会、多领域推行灵活性普惠托育模式。支持街道等举办普惠性托育机构,支持有条件企业自建自办托育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开展社区小型托育连锁服务。
温都记者 郑俊杰 陈巧/文 黄超 邹敬攀/摄
编辑 金慧君
审读 郑凌
责编 李雪锋 胡建国
监制 王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