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九山书会文化园、创作经典南戏舞剧、将菜市场打造为温州“一刻钟便民圈”重要载体和诠释城市软实力重要注脚、蓬勃发展体育产业……在1月29日的政协第十二届温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文艺界、新闻出版界、体育界界别会议上,多位政协委员献言建策,围绕我市文化、体育、旅游等多方面,展现诸多思考,提供改革发展举措。
市政协委员黄燕舞第一个抢过话筒。这次她带来的提案话题和九山书会相关,希望能依托我市“戏从温州来”这一个品牌,通过打造九山书会文化园,让更多人了解温州,走进温州。
黄燕舞表示,以打造戏曲小剧场、戏曲沙龙、文创空间等,同时在原有古戏台前后打造特色市集点,开展户外景观打卡地,如婚纱摄影基地等,集聚人气,传播文化。
会上,市政协委员俞彬说,“建议在我市已有南戏经典戏目中筛选出适合用于舞蹈转换的曲目进行编排,同时组建专业团队,涵盖舞蹈编导、演员等,将南戏和舞蹈融合,创作集聚经典意义的南戏舞剧。这期间,我们可以在专业与业余、本土与外地、社会与院校做结合,充分发挥社会资源。”
温州曲艺是草根文化?像温州鼓词,其实并不是。市政协委员潘超超抛出的一个疑问,一下子引起大家的思索。是的,像温州鼓词这样的非遗瑰宝,它们是极具有温州辨识度,能讲好温州故事,展现温州乡情的重要文化载体。作为一名温州人,要更多去了解它们,学习他们,加以传播。
潘超超认为,当下,我们可加速温州曲艺文化走进校园,通过地方课程,研学实践,让大家对其有了解,有情感。如结合学校资源,开展培训班;纳入中小学研学实践的项目以及中小学艺术节常规项目等。
了解一个城市最直接的地方是菜市场。菜市场不仅提供商品,它也是信息中转站,是连接周边生态的关键节点。来温州旅游的人可通过菜市场了解信息、体验民情。此外,作为周边生态的关键节点,菜市场周边的小生意与菜市场有着一种同生同灭的紧密联系。同时,它也已成为许多品牌开展新型营销的新战场。让菜市场成为温州“一刻钟便民圈”的重要载体和诠释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注脚,市政协委员翁逻沿带来的想法新颖特别,也特别接地气。
亚运会后,我市体育赛事组织、安保团队建设有很大提升,如何继续发挥亚运会带来的积极效应,将体育同文化、旅游整合,发展体育经济产业,也要有所思考。会上,市政协委员郑昆就发展我市体育经济产业提出看法。
温都记者 陈巧
摄影 邹敬攀
编辑 华晓夏
审读 林明智
责编 李雪锋 黄云峰
审核 潘贤群
监制 刘旭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