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工坊如何更出彩出圈?市政协委员童建荣这样建议

2024-01-27 20:27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25133

建设共富工坊是温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创新举措,也是发展农村经济、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的有力探索。但“共富工坊”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建设内容较单一,文化精神功能拓展不够”“源头保障机制不完善,内生动力激活不足”“覆盖面不够广,受益群体有限”等问题。

为此,市政协委员,建行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童建荣带来了这些建议。

一是优化共富工坊顶层设计。应建立健全引导投资回乡、青年返乡和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完善农创客扶持政策,支持和引导各类人才利用技术、资金、资源等优势参与共富工坊建设。并发挥高校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党建联建帮扶组织等资源优势,推动涉农专家、科技特派员、企业技术人员等专业人才对共富工坊建设、运行的业务指导。鼓励律师、会计师、税务师等专业人才,通过帮扶结对等方式,为共富工坊建设、运行提供公益服务和专业指导。

二是加强金融注资保障功能。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共富工坊建设和运行的金融产品,为共富工坊经营主体提供融资辅导、优惠贷款、供应链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性融资担保等优质便利的融资服务。鼓励、支持保险机构开发共富工坊安全生产责任险、意外伤害险等保险产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服务点和服务专员设置,普及金融政策,强化农村融资结算服务。对共富工坊就业人员意外伤害险予以保费补贴。

三是构建共富工坊综合平台。强化共富工坊的品牌建设和运营,利用互联网建设共富工坊平台,优化共富工坊的主体介绍、运作情况、联系方式等功能,全面摸排调查低收入农户、残疾人士、老人、家庭主妇、失业人群,根据劳动能力、劳动意愿建立不同薪资、不同工种、不同形式的“共富工坊”就业指导方案。“通过短信推送、进村入户宣传、一对一政策讲解等形式主动传递信息,解决信息堵点,拓宽弱势群体、需就业群体的创业、就业方式。”

温都记者 何群芳

编辑 刘曦

审读 林明智

责编 周俊朗 吕进科

审核 占昭昭

监制 施文洪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