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温州举行质量立市30周年大会暨全市质量大会。全市数十家企业、单位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和见证质量立市的温州变革。
以奖促进,企业携手共建质量之城
在当天的大会上,举行了2022年度温州市质量奖、标准创新贡献奖颁奖仪式。市委、市政府为全市荣获2022年度温州市市长质量奖、2022年度温州市质量管理创新奖、2022年度温州市标准创新奖、2022年度温州市标准创新提名奖的十余家企业单位颁奖。
“以客户需求和满意为已任,把好产品质量关,严抓企业质量文化,稳步提升全员质量意识,在严格进行过程控制企业质量。”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陶朝建认为,要走好质量之路,就必须创新突破。近年来,企业不断增加高端生产设备的投入,引入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 ,产品品质提升,经济效益可观。此次,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起草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36242-2018《燃气流量计体积修正仪》项目,荣获2022年度温州市标准创新奖。该标准率先提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天然气贸易结算规范,建立了新型计算模型,实现了计量理论突破。
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获评“2022年度温州市质量管理创新奖”。该公司总经理陈小勇表示:“持续改进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质量管理,为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大会现场,康奈集团有限公司、正泰集团有限公司、华峰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发出“质量至上,共创未来”倡议,以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深化质量创新,打造温州质量品牌。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没有质量立市,就没有温州模式”的理念,早已融入温州人的文化血脉与基因,并一直引导、激励着广大企业不断追求卓越绩效,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正泰创立发展近40年来,坚守质量制胜的信念,狠抓实物产品质量和质量保证能力,在敬畏市场规则中,精益质量管理,打造数智引擎,促进企业产品体质增效,驱动产业蝶变。目前,温州推出质量强市建设措施,彰显对“高质量发展”高远、执着的追求。企业建设将始终不忘初心,积极践行质量强国战略,助力温州打造质量强国建设先行市、示范市、标杆市。
常抓常新,打造质量强市温州样板
对温州人而言,1987年杭州武林门的一把大火,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惨痛的。然而也正是这一把火,点燃了温州开启追求质量和诚信之光的漫漫长路。1993年,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质量立市”的战略构想,并于次年颁发了全国第一个由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由地方政府发布的质量建设地方性注规一一《温州市质量立市实施办法》。
30年来,温州始终坚持“视质量为城市生命”的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意志,凝炼形成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质量精神,也推动着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一座城市的繁荣振兴,以及一个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质量立市、质量强市之路,先后三次荣获“全国质量立市先进市”称号,两次荣膺“中国品牌之都”,获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并成功问鼎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督查激励。
“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更是一座与质量有着不解之缘的城市。”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丹表示,打造质量强国标杆城市,要坚持质量第一理念,打造城市质量精神;要坚持质量为先追求,打造质量成果标杆;要坚持质量取胜之钥,打造质量变革高地;要坚持质量共治共享,打造质量治理样板。
“从一把立志之火,到一条壮志之路,一张矢志之卷,温州质量立市30年,在‘勇毅前行’的坚守,到‘义利并举’的回归,‘上下求索’的斩获中创建一个质量自觉、质量创新、质量共治、质量共享的城市。”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王新亮说,要服务发展主线,蓄势赋能,把握质量建设的先行优势,全力打造质量强国标杆城市,要守住质量底线,保障安全,始终绷紧质量安全这根弦,守牢质量安全底线;把握变革动线,引领创新。探索多元质量治理新模式,打造全省示范样板。建强保障阵线,提升优势,紧扣未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布局与需求,加大关键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提升和新建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温州质量立市唤醒了温州民众的质量意识,确立了视质量为生命的价值导向,形成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质量精神,走出了一条以质取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市场监管总局一级巡视员李宣庆表示,温州质量强市再出发,是一场新的质量变革,要在质量强链、质量强企建设、质量强国标杆城市建设、中国精品建设、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温都记者 陈巧
责编 朱斌
审核 周俊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