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获批国家级“蓝色海湾”项目 苍南将获中央财政奖补3亿元

2023-11-03 16:49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15717

温都讯  记者昨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近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公示2024年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竞争性评审结果,温州市(苍南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成功入选,将获中央财政奖补3亿元。

据悉,经过此次修复,苍南红树林将新增面积80%以上,总面积达近3000亩,将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海湾红树林生态系统。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计划投资4.6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奖补3亿元、地方自筹配套1.67亿元,实施期限为2024年至2026年。项目范围涉及大渔湾、赤溪湾、渔寮湾、沿浦湾等浙江南部重要海湾,将实施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砂砾滩整治修复、绿道植被修复及海岸数字化生态保护管理平台建设等三大工程,具体包括营造适宜红树林生长的生态环境170公顷,种植红树林93公顷,构建牡蛎礁区35公顷,修复沙砾滩60公顷,分段分点开展植被整治修复25.5公顷,并建设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生态保护管理平台等,构建“蓝色海湾”数字化治理体系,改善滨海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减灾能力。

这是继2020年后,苍南第二次获得国家“蓝色海湾”中央奖补,也是温州“蓝色海湾”项目第五次获中央奖补。此前,温州共获得国家级“蓝色海湾”项目4个、省级“蓝色海湾”项目3个,获中央奖补8.43亿元、省级奖补1.06亿元,项目数和资金额均为全省最多,其中6个项目具有红树林元素。

作为中国红树林北界,温州在红树林保护发展方面具有独特地位。今年以来,我市依托中国红树林北界的特殊地位,不断擦亮“蓝色海湾”金名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屡次获得国家、省的高度肯定,为全国、全省提供了蓝色生态保护修复的“温州经验”。如南麂岛和洞头岛被自然资源部评为首届全国和美海岛,其中南麂岛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还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是除西溪湿地外,我省第二个世界级湿地,也是海洋类第一个世界级湿地。“温州苍南打造红树林‘北进桥头堡’”的做法被自然资源部评为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是我国海洋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由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组织开展,旨在加快推进海湾综合整治和生态岛礁建设,推动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

温都记者:何群芳

责编:吕进科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