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瓯窑小镇”搬过来的文博会永嘉馆,好玩好吃还有文化“彩蛋”等你来打卡!

2023-10-27 19:03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19175

10月27日,第十届温州国际时尚文博会开幕,以“窑起东瓯 器出永嘉”为主题的永嘉馆也掀开面纱,在6号馆与市民见面。“原来展馆设计是‘微缩版’瓯窑小镇,这让我们对瓯窑小镇很是期待。”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母亲参馆时说。据悉,今年以来,永嘉县启动瓯窑小镇改造提升工程,未来将以崭新面貌,呈现永嘉“东瓯故地”的历史风韵。

打卡体验,感受瓯窑文化

“我早上过来逛展,看到这里有瓯窑的制作体验,下午就带着孩子过来了”。兄妹俩在瓯窑老师的指导下,正专心致志体验陶瓷制作,黄褐色的陶泥在他们手中逐渐成型。

“一方面是自己动手,另一方面也是了解传统瓯越文化”,这位母亲告诉记者,在孩子体验制作过程中,他们也初步了解了瓯窑的发展历史和制作工艺,并非常期待相关研学课程的推出。

此次展馆主题“窑起东瓯 器出永嘉”,便是和瓯窑息息相关。

公元前192年,汉惠帝封驺摇为东海王,地称东瓯国,都城在今瓯北境内。其人善制陶瓷,在楠溪江下游烧制出精美的瓷器,是中国最早创烧的青瓷之一,名为瓯窑瓯瓷。

楠溪江流域目前考古发现最大、最完整的窑址——唐代的坦头瓯窑遗址,就位于现三江街道,瓯窑小镇所在地。

为展现瓯窑历史文化特色,此次展馆入口就设计为一个龙窑——中国瓷器发展史上最早使用的窑型,也是坦头瓯窑采用的窑型。“薪火”在龙窑燃烧,象征着瓯窑非遗传统的代代传承。

诗茶酒饮,品味永嘉“味道”

展馆中心戏台上,永嘉昆剧团的演员正进行《踏伞》的表演。

据了解,展期内该剧团每天都会进行四场表演,还将为市民带来《拜月记》《牡丹亭》等昆曲经典曲目。

三五好友围坐,喝一杯现烤奶茶——罐罐中的红茶被烤得滋滋作响,茶香肆溢,再辅以玫瑰、桂花、红枣等,加入纯奶,口感丝滑,沁人心脾。从围炉煮茶,到围炉烤奶,饮品在变,不变的是对慢生活的向往。“这是我们入秋第一壶烤奶”,小李和她的朋友笑言,“这是一场有文化氛围感的‘围炉烤奶’。”

在展馆内两侧,“微缩版”市集展出的是永嘉特色产品。老酒汗、豆腐干、黄精饼、舒木茶等,当地手艺传承人们带着各家明星产品纷纷亮相。

其中,云礼酥点凭精美的产品,吸引不少市民驻足品尝、拍照。该酥点品牌由永嘉县大若岩镇水云村的林乐琼和吴诗琪打造。“我们本来是做设计的,回乡创业,把特色酥点作为事业”, 林乐琼告诉记者:“我们希望既保留传统宋韵糕点的精华,同时融入现代元素,让酥点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和审美。”

展馆雅韵暗藏文化“彩蛋”

一进永嘉馆,雅韵古风扑面而来。细究陈列设置,大有文章。

入馆右侧,一组展柜上展出了几块石砚,有何来头?此乃“华严石砚”。 

华严石产于永嘉瓯北华严山,质地稍润,呈赤、黄、紫等色泽,石上横纹微粗,色黄者间有黑斑,色赤者多有白沙点,可用于制砚,成砚称“华严石砚”,受书圣、东晋永嘉太守王羲之和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等人推崇。

展馆中布置的飘带,其上文字也各有故事渊源。

比如“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来自沈约的《宋书·本传》。其中,郡乃永嘉郡,灵运即曾任永嘉郡太守的谢灵运,中国山水诗鼻祖。“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出自南朝宋鲍照之诗《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风观要春景,月谢迎秋光”则出自南朝宋颜延之的《登景阳楼诗》。

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三人均有在温州为官的记载,都在中国山水文学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且由于他们所处的朝代为南朝宋“元嘉”年间,他们三人也因此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温都记者 杨晓宴/文 林舒菡/摄 实习生 袁烨

审核 周俊朗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