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海城中学:回归教育本位,遵从师生本性

2023-10-13 19:40 掌上温州客户端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上月,2023年度温州市尊师重教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名单公布,温州龙湾区海城中学(简称海城中学)荣获温州市尊师重教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称号。强教必先强师,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释放创新活力,海城中学赢得了全社会的认可。

“梅”之适性教学:顺应教师自主性

海城中学伫立于东海之滨,大罗山之麓,创立于1969年,1994年迁址海城上涂村,作为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校园风光旖旎,教学历史悠久,近年来,更是投入超5000万建设综合楼、塑胶操场等校内教学设施,为这所历史名校注入现代化活力。现有36个教学班,在校生1645名,教职员工126名,骨干教师涵盖9个学科。

该校前身是梅头中学,“春落梅枝头”寓意师生不惧严寒、傲然独放的高洁品行。2011年,海城中学传承“包容共生,人本情怀;多元融合,适性发展”的办学思想和“扬教师之专长,育学生之特长”的教育理念,融合现代化学校的核心价值,围绕“梅文化”,设计开发“三适五性”梅之适性课程,让师生在适性发展中体验幸福。

《庄子》有云:“适性”即顺应事物的本性,海城中学从古人智慧中汲取精华,在师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强调“完成天性、实现真我”。致力打造一支优秀而卓越的教师队伍,崇尚教师适性发展,在海城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得益于 “三、三、三”模式,教研组、学术工作坊、课程管理研发中心组成的三级管理平台,个人素养、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组成的三级发展平台;青年教师启航、中年教师领航、资深教师导航搭建的三级成长平台,充分融合海城中学的区域实际情况,培养教师知识和实践的转化能力,架起交流互助平台,为龙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树立“温州南部最具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现代化学校”样板。

“根”之师德师风:制度固理念 文化富内涵 

教师承载着孩子健康成长、地方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使命,正如梅树依赖的树根一样,师德师风建设就是教育事业的“根”,为此,海城中学做了两件事。

一是用制度巩固理念。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从认知自觉到行为自律,最关键的就是从制度上巩固“师德师风”理念。海城中学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林伟民的带领下,严格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完成师德师风领导组织体系集结。通过专题会议,制定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制度和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定期举办各类师德专题教育培训,签订师德承诺书,为全体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树起“旗帜”。作为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记录,海城中学强调每位老师重视师德负面清单,根据监督结果不定期开展师德专项整治,邀请督学、公安民警、家委会等众多社会群体,共同加入“师德师风追踪体系”。

二是用文化滋养实践。海城中学坚持党的领导,在党课教育、晨读、宣传橱窗、喜迎二十大等系列活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举办以党建为引领的大型主题活动,强化师风师德理论教育和实践培训。每学年评选校级优秀教师,结合市区评选条件,推荐优秀教师参评,海城中学多位教师荣获市区优秀教师称号,学校通过学校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工作案例和事迹,全校上下凝聚身边榜样力量,复制推广典型,形成争先率先的良好风气。

教师爱生爱教,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校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给予困难学生及时的帮助,学校组织班主任家访、后进生和优生的辅导,心理辅导团队个体辅导等活动,让教师了解学生,理解成长。近三年来,共捐助120多位困难学生,累计金额近8万元, 

师生关系在互帮互助中融洽,良好的互动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

“枝”之优师培训体系:激发教师职业发展内驱力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力军,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能否有效落实执行,取决于教师是否深度解读教学改革方向,全面稳定的教学能力。海城中学为全体教师搭建了一个理想的职业平台,结合校级层面课题和市课堂变革项目,实践“作业分阶·素养进阶”的课堂教学模式,教研组备课组针对性开展主题式、序列化研修活动。

以温州市首批“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化学习”区域整体改革初中试点学校为契机,海城中学和学科教研组计划,分单元教学大项目、学科融合跨项目、假期实践长项目。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个性化开设学科类和体艺类适性拓展课型,不但满足学生多样性、个性化发展需要,也凝聚教师内在动力。近年来,海城中学教师课题研究和论文,多次获市区级嘉奖。

海城中学校长表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重在关注教师的自身成长,激发自我效能。学校倡导专任教师参与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理念上引导强化教师的职业认同,整体构建包括多种学习方式的校本研训体系,培育教师自主发展的共识,营造学习氛围,组织多项同班互助学习项目,灵活激动开展短期教师国产进修学习。在良好的教师培训机制下,该校聚集大量支撑学校学科建设的骨干师资,目前,海城中学中高级职称人数共 86人,各层次骨干教师共 26人,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名师优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

“叶”之评价机制:教师回归教学育人本位

鼓励教师回归教学育人本心,明确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方向和准则,海城中学制定《海城中学教师层次发展规划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计划方案,致力于为各层次教师提供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机会。建立健全评优评先机制,每学年组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评选,更有 “明德教师”“知行班主任”“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等评选活动,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教学质量评价上,学校全面科学规划评选指标,涉及课程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效果等多个方面,结合学生评价、专家测评和家长满意度,更多优秀的教师人才脱颖而出,迎来自己教育生涯的高光时刻。

良好的教风学风,突出的教学教育实绩,海城中学在尊师重教的漫漫征途上砥砺前行,赢得掌声一片,教育教学质量更是稳居全区前列。学校先后荣获浙江省示范初中、温州市现代化学校、温州市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一级学校、温州市绿色学校、温州市文明学校、温州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温州市首批教学新常规样板校等50多项集体荣誉。未来的海城中学,将继续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擦亮“学在海城”教育品牌金名片。

通讯员 方永丽

编辑 毛毛

审核 宁宁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