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 “我们辖区的企业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需要较多新能源领域的工程师,月薪6000元起,有意向的可投简历。”在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的政务直播间,一名主播这样在抖音平台介绍。此前,该中心政务直播间已开展一场人才招引直播活动,参与直播的几家企业共收到300多份简历。
今天上午,“共同富裕新图景 全国媒体看龙湾”主题外宣活动走进龙湾,来自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30多名记者,走访了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瑞浦兰钧,中国眼谷等地,探索龙湾高质量发展之钥。
成立一个中心
向企业提供近400项服务
揭牌不到一个月的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是我市首家县级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旨在通过及时解决企业困难,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进而吸引更多新兴产业的企业在温州湾新区、龙湾区集聚。
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林克钦向参加主题外宣活动记者们介绍,通过政务直播间为企业招引人才是该中心向辖区内企业提供的395个服务项目之一,而这些服务项目是温州湾新区、龙湾区调研辖区内2.6万家企业后归纳总结而得。
作为温州四大主城区之一的龙湾,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一个工业大区,合成革、紧固件等传统产业均曾是该区的支柱产业。然而,经过近几年发展,龙湾的工业不再只是传统产业,新能源、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在该区扎根发展。
其中,瑞浦兰钧就是扎根在龙湾迅速成长起来的企业,该公司行政总监、总裁助理张志明表示,成立于2017年的该公司,目前投资超过50亿元的三期项目已开工建设,主要生产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产品,项目竣工后公司总产能将达50GWh(吉瓦时),并计划投产全球最高体积能量密度的自研产品“问顶电池”。
下好“三步棋”
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几年间,龙湾产业格局就发生蜕变,是如何做到的?答案是:通过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下好新兴产业“精准招引棋”、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棋”、投产企业“发展长久棋”。
加快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精准招引是关键。瑞浦兰钧、麦田能源、伟明盛青等新能源企业的负责人均表示,他们之所以将公司选择落地龙湾发展,主要是因为龙湾把新能源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加以发展。在“十三五”期间,龙湾区通过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低效企业,腾出4520亩土地抢滩新能源风口。
从瑞浦兰钧的成长可窥见龙湾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加速度”。于2020年投产的瑞浦兰钧,其产值就实现成倍增长——2020年实现产值10亿元;2021年,产值20亿元;2022年产值已跃升至130亿元。
快速成长的瑞浦兰钧也有了“投了又投”的动力,今年4月该公司又开工建设总投资达450亿元的瑞浦新能源制造基地项目,该项目建成后瑞浦兰钧产值也将会达千亿元。同时,麦田能源、伟明盛青等新能源企业也纷纷扎根龙湾发展,让龙湾区新能源产业更快地迈向千亿级。
借助一流服务
推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据统计,过去两年落户龙湾的3个百亿元以上项目、29个亿元以上项目、26个总部项目,多数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大项目。
“引进只是第一步,我们要以一流服务,推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龙湾区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推动项目快速落地,拼的是主动作为。
“好的营商环境,体验感真的不同。”说起3年前落地龙湾的经历,国兴网络有限公司副总裁汤天黎感慨。当时,由国兴网络投资的中国大唐5G全球创新长三角中心项目落户龙湾。龙湾区通过“保姆式”的服务,使项目迅速建成投产,这也促成国兴网络决定在去年6月份就投资第二个5G产业项目。
为使对企业的服务有持续性,龙湾区依托于今年4月挂牌成立的温州湾新区,通过两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持续性服务相关工作,打造了温州湾新区、龙湾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以及在龙湾10个街道内打造了10家企业服务中心,构建基层企业服务新模式。
正因龙湾区依托服务打造的全新营商环境,使企业在龙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迎刃而解,这样也促使企业纷纷扩大投资。当前,龙湾在建二期项目及企业扩大投资技改项目共231个,累计完成投资超155亿元。
温都记者 郑俊杰
编辑 陈东升
审核 周俊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