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好人的故事:岁月岂无风霜?40年坚守用爱融化冰霜

2023-07-19 08:45 温州都市报 

1958年出生的曾金莲,是平阳县鳌江镇钱仓东江村的一名普通村民。40多年前,她的丈夫突发疾病,全身瘫痪,长期卧病在床。她毅然挑起家庭重担,悉心照顾患病的丈夫和年迈的父亲,并把年幼的儿子抚养长大。曾金莲的事迹逐渐被传开,为更多的人所知晓,同时也感动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今年她入选了“平阳好人榜”。

悉心照顾瘫痪的丈夫近40年

曾金莲的丈夫包崇定曾是名军人,1975年离开部队,回到家乡后开始学习养蜂技术。眼看着生活往好的方向发展,不幸却突如其来,他突发疾病,致使全身瘫痪,丧失劳动能力。这一变故对曾金莲而言,可谓是晴天霹雳。

然而,苦难并没有压垮这个看起来瘦小内心却无比坚毅的女人。出于对丈夫的爱和家庭的责任,曾金莲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微笑来面对接下来的苦楚。“既然是夫妻,就要共患难!”曾金莲的话声调不高,但简短的几个字却掷地有声。

近40年来,曾金莲的生活几乎全部围着家庭琐事连轴转。每天忙完丈夫的衣食后,她还会为丈夫按摩身体、放松肌肉。不仅如此,一有空曾金莲就会陪着丈夫聊天,讲讲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安抚丈夫的情绪,逗对方开心。在曾金莲的悉心照顾下,包崇定即便长期卧床,但卫生整洁,身体也从未长过褥疮,心情也逐渐变得开朗。

但命运似乎并没有眷顾这个饱受苦难的女人。2018年,曾金莲的父亲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生活也面临不能自理,于是,她又扛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曾金莲会根据老人的饮食特点,专门制作流食,待放置到合适的温度再进行喂食。然而,直到2020年包崇定离世,曾金莲也从未埋怨过生活的苦。

用事迹传递榜样力量

为了一家人的生计,没有一技之长的曾金莲想过很多办法,通过种植农作物或收集废品等途径来补贴家用。

“那时候,虽然年纪还小,但是能感受到她很辛苦,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着。”回忆起小时候的日子,儿子包兴架湿润了眼眶。他说,在母亲身上,感受到了责任和担当,还有乐观面对苦楚生活的勇气,“这几十年,她过得很不容易,承受了太多磨难。”

因为长期繁重的体力活,曾金莲的身形变得佝偻,走路也开始微微颤抖。前几年丈夫过世后,曾金莲决定搬到东江村老人院里居住。其间,包兴架多次要求母亲过去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母亲总是会找各种理由拒绝,“高楼住不惯,我也不会用指纹锁,还是村里自住着舒服。”

执拗不过的包兴架和妻子钱爱琴只能顺着母亲的意思,但他们夫妻俩会经常带着生活用品和做好的餐食前去探望。“我嫁过来时,公公和婆婆对我很好。”钱爱琴说,婆婆悉心照顾家人的场景她依然记得,这些亲切经历对她而言也是很大的触动,“婆婆是个好妻子、好媳妇,当然她的儿媳也不会差!”

包兴架说,母亲的事迹给他们树立了一个爱老孝亲的好榜样,他会用这些事迹教育自己的孩子要从小懂得爱老敬老、善待亲人。

温都记者 陈恩欣

编辑 陈东升

审核 李雪锋

《温州都市报》2023年7月18日第3版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