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兼具时尚感和烟火气的美学大会,给你带来了什么?日前,温州市籀园小学和温州市第十二中学的温都小记者们齐聚青灯市集,进行了一场采访实战。小记者们兵分多路,探寻市集里有趣有味有范的项目。他们采访摊位主理人,倾听主理人的创作故事,了解作品背后的深意。请看小记者们采写的报道。
除了石刻,还有……
青灯市集在塘河边,由一顶顶天幕和楼房组成,富有江南气息,也充满了韵味。
一进门有肖像展,展示着许多女性婀娜的身姿,以及许多有年代的照片,给人一种很哲学的感觉。另外有意思的是,肖像馆的“副馆长”居然是一只雪白的“公子喵”——雪莲。
往里走,到了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一排排石刻栩栩如生,比如清代的庭院狮,虽然表面已被磨损,但那是当时的石刻艺术家一刀一刀雕刻出来的,凝聚了一个朝代的文化,值得观赏。整个馆虽然人很多,却很安静,大家都沉浸在展品营造出的艺术氛围里。
市集可不只有石刻文化,还有苏绣和茶文化。摆在河边的苏绣摊位,店主正在欣赏自己做的扇子。那扇子图案精美,手法精湛,就连那鸟儿好似也被绣活了。逛展中,我们还碰到了一位修缮古书的摊主,他的手艺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厉害。
市集里当然少不了美食。印象深刻的小吃之一是樱花饼。这饼是红豆馅儿的,造型精美,关键是价格不贵,相比于市集里其他的食品来说,90多元3盒已经很划算了。
温州市籀园小学五(1)班 刘芊瑶
寻找市集里的猫
听说青灯市集里可以撸猫,我央求妈妈带我去逛逛。出发时天阴沉沉的,可丝毫不影响我那颗好奇的心。
我们先是来到了一家叫作嘉阳手创的店铺前,我被一张照片吸引了。摊主说:“这是在嘉南八瓦拍的,我根据它设计了三枚戒指。”我看到一幅小猫的画,摊主又说:“这是我们家的猫,叫Janyang,我们的摊名就是这样来的。”随后,他给我们展示了根据这幅猫图设计的戒指,真可爱。我从中知道了艺术来源于生活。
继续往前走,就看到了右转手作的摊位,摊主说:“我们的作品创意来源于动漫原型——转转,这里的产品全是手工做的,而且都是关于猫瞳,也就是猫的眼睛。”这里的猫瞳有睁眼的也有闭眼的,有单一的渐变色也有多彩的渐变色,真是神奇。
此时雨越下越大,但阻挡不了我寻猫的决心,终于在河的对岸找到了我最期待的地方——名猫展摊位。这里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名猫,我看见了一只布偶猫。哇,好可爱呀!它的毛摸上去好舒服呀!我问了问价格,把我吓得不轻——100万元!相当于一辆宝马。
温州市籀园小学四(6)班 金煦乔
逛青灯的启迪
在参观中,市集里碰到的手艺人都给了我们热情的招待和耐心的讲解,展示了各种手艺的魅力。我得到的启迪是:当你向他人传授技艺的时候,自身也再次受到熏陶,让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都得到了收获。
在“无二茶具”摊位,作者将江南美景放在一件件精美的茶具中,每一件茶具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取名“无二”。一半是红木一半是树脂做的茶盘,纯银制作的犹如竹枝一样的茶针,还有各种形状奇特的茶壶,等等。我们发现了一块汉代烧制的青砖,虽然有点残破不堪,但仍然难掩厚重的历史感。还有宋代的小瓷碗,做工异常精美,小巧可爱,突显了古人品茗时满满的仪式感。
我们还发现了有趣的商品——“嘉兴白酱油”。其实白酱油并不是白色的酱油,而是嘉兴人对生抽的一种称呼。老抽就叫做“红酱油”。这些酱油配料出奇的干净,只有水、大豆、小麦粉、食用盐。而且盐也是用古法制成,让盐先结晶再稀释,再结晶再稀释……反复地重复这个过程,提取的盐与我们平时的盐截然不同,所以能酿造出极品的酱油。他们家除了酱油,还有很多其他的生活调味品,全部都是通过长久的时间慢慢提取的天然调料。
无论高档的文物茶具,还是日常的生活调料,无不闪现各地手艺人的智慧。
温州市籀园小学五(8)班 徐文昊
布艺手作有新表达
市集里的摊主来自全国各地,带来了各种“宝藏”物件,其中一个叫“菩梵手作”的摊位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菩梵手作”的摊位上有可爱的长耳兔布偶,有像小粽子的香囊,也有活灵活现的千纸鹤挂件……这些都是主理人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凑近一闻,它们散发着中药的香气。
“菩梵手作”的主理人是来自天津的魏萍,今年38岁。大学毕业之后,她便开始探索将中医养生和布艺制品、植物扎染结合在一起,“菩梵以养生健康为宗旨,将中医养生精髓结合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用心打造每一件产品,守护健康。这就是我们‘菩梵’的创立初心。”
魏女士介绍,此次她带来了几十种不同的手工艺品,有些从想法构思到手工制作需要十几天时间。“看起来我们的东西五颜六色的,但所有的颜色都由植物染色,真正做到环保健康。”其中最具代表性与个人特色的是“菩梵”专利产品——养生锤,锤中包裹着中草药,在使用时不仅放松身体,中草药的香气还有安神、舒缓情绪的作用。
魏女士说:“在我看来,布艺手工制品是一种传承。小时候,我的妈妈很会利用针线做出很多好玩的东西,比如布偶、衣服。我觉得这是一种创造和艺术。”
“菩梵手作”还与天津残联开展合作,魏女士将手艺教给残疾人,让他们可以利用这门手艺自力更生。
温十二中 王一舟 金艺涵 余一诺 何一冉
张梓杨 兰雨潇 李婧涵
让木胚活起来
在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中,我们被一家有个性的工作室吸引住了。这家木胚工作室位于南馆门外,摆满了用木头做成的精致用品,上面的年轮书写着每一棵树的生命轨迹。
小小的货架上,摆满了古色古香的楠木盘子,细腻的小木戒,还有几串木核桃和桌边的木框画。这一切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一种朴实的古风美。
摊位的主理人边先生今年24岁,自己说是受到了家人的熏陶,大学毕业后就走上了这条制作木胚路,至今已3年。他的作品取之生活与自然,保留木头最基本的纹路,就如同他自己说的:“我的创作是自娱自乐,与他人分享快乐,一切随缘。”
边先生致力于创新。传统的木旋技艺太繁琐,那就尝试古今结合,用现在的技术去完成古典的工艺。每一个盘子上细腻的“年轮”,就是机器留下的一圈圈美的烙印。他还向木漆匠人请教,将漆艺与木艺结合,让盘子更实用。
市集里摊主之间点子的碰撞,给边先生的创作带来了更多灵感。今年,他将自己的木胚工艺与画摊摊主的画结合在一起,合成了一幅温馨的木框画,吸引了不少观展人的目光。
相信在边先生不断地创新和努力下,一定能让木胚工艺更好地传承下去,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温十二中 王一诺 王安韵 张以琳 金芷漩
“子午道”:美的定义
市集里,一个名为“子午道”的摊位吸引我们驻足观赏。
“子午道”摊位出售一些手工扎染的衣物,染料都是取自各种植物的叶子,比如说蓝色的颜料就取自蓝靛。
“我从大学开始就对扎染很感兴趣,从那时起我就从事这个行业了。”摊主是河北人,因为疫情原因来到杭州生活,参加青灯市集是她每年为数不多来到温州的原因。
我们问摊主,哪一件作品她最满意。“我不认为哪一件作品是最完美的,可能我还没有创作出让我觉得最满意的作品。”摊主说,“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从大自然中寻求灵感,于是将自己的想法融入这套衣服之中,然后送到专业的人那里进行制作。”
不少人很欣赏这种来自大自然的艺术。“如果满分是十分,你会对这个行业打几分呢?”我们问。“六分吧,刚好及格的分数。我认为这个事情本身我是非常有兴趣的,所以我会去做,这让我觉得很舒服。”摊主回答。
“子午”一词在古代意指南北。“我是北方人,来到浙江生活,也算走过了中国的南北了,所以把这个摊位的名字取为‘子午道’”。”她将一个北方人的作品带到南方,让大家欣赏不同的创作理念,感受不同地域关于美的定义。
温十二中 尤艾玟 温天涯 刘瑜萱 高绮琪
吴振宇 束博雅 林航羽
责编 李跃
审核 陈侄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