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九山书会·大宋戏仓”,华裔姑娘决定回葡萄牙就做这件事……

2023-05-03 09:58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13887

婉转动听的戏曲、品类繁多的非遗、妙趣横生的互动......连日来,温州鹿城九山书会热闹非凡。全国首个戏曲生活市集——“九山书会·大宋戏仓”在此举办,融合了戏曲文化、非遗手工、美食游乐等多种元素,并划分出市集区、雅座区、打卡点等多个功能区域,让历史古韵与青春潮流融合碰撞,令人目不暇接。

市民、游客仿佛置身于900年前的宋朝,感受历史生活的气息和文化魅力。华裔姑娘陈梦瑶身着汉服,在体验这场梨园盛宴后激动地说,“回到葡萄牙之后,我会跟身边的人说戏曲的美。”

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在互动中学习戏曲相关知识

5月2日上午9时30分许,5岁的小女孩何以旋便在奶奶的带领下,来到九山书会现场“赶集”。“快点站过去,站在那个小娘子后面,奶奶给你拍个照。”在奶奶的指引下,何以旋蹑手蹑脚地走到人物展示板后面,配合着摆弄表情。何以旋奶奶说,她们是附近的居民,经常到九山公园散步,但这次戏曲生活市集活动让她眼前一亮,“以前没有接触过南戏,自己也不太懂。这种互动方式很直接,也能让小朋友体验到戏曲文化的魅力。”

“以前的小朋友都很斯文,拍照不会比‘耶’。”杜安然是温州瓦市小学(育英校区)一年级的学生,身穿汉服的他在市集区不同的非遗手工摊位前拍照打卡。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将刚伸出去的两根手指又偷偷地缩了回来,然后藏在身后。“平时孩子学习比较忙,放假就应该出来好好玩,刚才他还一个劲地说好玩、很有意思。其实,不只是他,我也觉得好玩,到这里可以拍各种照片,还能让孩子更好地了解温州的历史文化,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戏曲沉浸式体验是此次“九山书会·大宋戏仓”的一大亮点。楼增光是金华人,有着20多年戏曲表演经验,根据安排,当天他扮演一名当街“售卖”商品的戏曲“货郎”。他说,很多路过的小朋友们对他扮演的角色很感兴趣,不少还会主动要求合影,“这也是戏曲文化的一种交流方式,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戏曲。”

自媒体人:娱乐性很足,拉近戏曲与年轻人的距离

除官方主流媒体外,“九山书会·大宋戏仓”戏曲生活市集活动内容也“霸占”了温州当地众多自媒体人的主页面。

叶一戈是“大蒙讲温州”短视频博主,在温州拥有比较高的人气。九山书会的主舞台设置和夜景氛围营造让他印象深刻,这也是他认为的一个流量点。他说,年轻人喜欢“视觉直观”的宣传内容,此次主办方将九山公园的功能布局设置融入到戏曲中,通过新“游戏剧场”的玩法等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群体主动参与进来,这种形式方法很新颖。“娱乐性很足!加上主舞台的戏曲表演,这几天来九山公园,就能在家门口体验到以前老话说的‘嬉嬉吃吃眙眙戏’。”

杨小娇是平阳腾蛟镇人,网名叫“狼夫人Lola”,其微博、抖音短视频等账号在温州当地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前几天,她在微博上发了一条“九山书会·大宋戏仓”的开幕信息,便引来众多网友的转发点赞。她说,温州南戏有别于其他戏曲,在于它有着独特的温州元素。以前,她没接触过南戏,为了做好作品内容,她事先翻阅了相关材料。在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再进行创作,因为只有这样作品才有辨识度和传播穿透力。“其实,在了解过程中,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中。传统的说教式传播大家可能会抗拒,但加上创新的讲解方式能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南戏、了解温州。”

华裔游客:会跟身边的人分享戏曲的美

精彩的活动也吸引不少外国游客前来打卡拍照。

“今天是第一次穿汉服,非常好看,感觉像个小公主。”陈梦瑶说,她是来到中国之后,才开始接触戏曲的。之前,在温州拍过一次瓯剧的视频,那时候有老师教她瓯剧方面的知识。这次的市集活动让她接触到一些平时不常见的东西,像是穿越回到了过去,感到非常开心、有趣,“回到葡萄牙之后,我会跟身边的人说戏曲的美,还会和他们分享穿汉服的感觉。”

“平时这类市集场景只能通过电视看到,今天能在现实生活中近距离接触,感觉非常棒。”摩洛哥姑娘拉米雅在分享她的游园体验时称赞,这是一次非常不错的体验。“我会拍视频记录、留念!”

温都记者 陈恩欣

编辑 华晓夏

审核 吕进科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