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市集手艺人 | “广陵工匠”:让古籍重现数百年前颜值

2023-04-17 22:23 掌上温州客户端 

蘸一点糨糊,刷上一笔,指尖的力道发挥得恰到好处,除尘、冲洗、修补、刷平、按压……4月17日,“广陵工匠”王军依旧在忙碌着他的古籍修复。此外,他还是“边城书店”的主理人,拥有4000多位“老朋友”——不同时期的古籍。

下周二,王军将带着部分古籍来温州参加青灯市集。这位“广陵工匠”什么来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古籍?

修复古籍十年路,让他找到了出路

生于1980年,成长于安徽,求学于南京,扎根在扬州。王军寥寥数语介绍自己的经历。

时间倒回到2002年,那时的王军和“广陵工匠”这个名号毫无联系。他大学学的是法学,毕业后从事的是企业法务工作。短短两年,他转行做起报社编辑。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工作几年后他进入了迷茫期,有了辞职创业的想法。

出于对文史书籍的喜爱,王军经常到一些古玩市场或老书摊收集一些旧货。他收的第一本古籍,是一本杜甫诗集的印刷本。“我经常去上海、北京、福州等城市的古旧书店收古籍,还参加一些拍卖会,和收藏古籍的专家们交朋友。”王军说,收了200本古籍后,他在扬州开了一家书店,起名“边城”。

“边城书店”的文艺范是有了,可生存之路一波三折。“经营书店的头两年,收入微乎其微,为了节约租金,我把书店从闹市搬进地下车库,之后搬到无人问津的老街,最困难的时候书店不到20平方米。”王军说,一边是经营遇到问题,一边要花钱收古籍、找人修复古籍,为了走出困境,他决定学做古籍修复人。

网上搜资料,看视频,请教老手艺人……坐冷板凳修复古籍漫长的十年,也让王军找到了出路。

不再重复进书卖书,书店成古籍收藏馆

如今,王军一家200多平方米的“边城书店”,位于扬州古运河边一条600多米长的古街里,是不少年轻人的打卡点。店里不仅有古籍展示,有大量古籍文创品售卖,书店里的古籍修补室是王军每天工作的地方。

王军介绍,从2011年底开始,他不再重复进书卖书这个循环,把书店打造成一个古籍收藏馆,其中年份最久的一本古籍,距今有500多年历史,还有些古籍是他去外地花上万元收来,在自家书店陈列,只观赏不售卖。书店的一部分盈利来自策展、文创与研学。文创品如古籍灯具、古籍雨伞、锦灰堆等,深受年轻人喜欢。还有一部分收入来源于古籍修复,“一次,一位常州的朋友找我修他家的清代家谱,一共20册,我修了大半年时间,收了3万元左右的费用。”王军说,别看现在比以前风光,其实他仍是个“穷书生”,大部分积蓄花在收古籍上,目前收集的4000多册古籍花去了数百万元。

2020年,“边城书店”古籍修复成为扬州市广陵区非遗项目,2021年王军被评为第一届“广陵工匠”。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王军的古籍修复、文创手作,走进了古典文化的世界。

王军说,修复古籍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的,他在工作中能感受到古籍的历史厚重感,纵有千疮百孔,他也想让它复原,重现它数百年前的“颜值”。

这次王军将带着《诗经》和《苏东坡词集》等古籍来青灯市集参展。《诗经》是清代浙江书局出版的原件,《苏东坡词集》是明代的原件,还有古代食谱、医书以及《三字经》《千字文》等古代启蒙教育的老旧书籍。感兴趣的市民可到现场与他交流。

温都记者 金晖

编辑 孙立彭

责编 林剑静

审核 陈侄辉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