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决策部署,以更大力度刺激餐饮行业复苏,提振消费信心,稳定扩大就业,重振“人间烟火气”,助推“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根据《温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温政发〔2023〕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温州实际,特制定以下举措。
一、降低餐饮业准入制度性成本。深化食品经营许可制度改革,推广“互联网+云核查”,实施低风险食品经营许可事项非接触式远程核查制度,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推进备案服务事项下沉,将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事项下放属地市场监管部门。
二、推广食品经营许可证“一码聚合”应用。依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电子证照应用试点平台,拓展食品经营许可证“一码聚合”应用场景,提高新版电子许可证覆盖率和应用率,打造餐饮企业开办和经营全流程线上无纸化办事模式。支持消费群体通过扫码,精准获取餐饮企业经营运行现状、资质资格、关联证照、信用警示等多维信息,实现“一扫知全貌”,全面提高餐饮消费市场信息透明度。
三、推进“阳光餐饮街区”活力集聚区建设。推进社会餐饮后厨“阳光厨房”建设,推动商家后厨硬件设施改造升级,打造“一街一场景”数字化监管体系,充分发挥街区管理主体自治的作用,动员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评价和商家食品安全检查,打造“商圈自治、企业自律、社会共治”高效协同治理链条,全面提升餐饮消费体验,力争全年创建“阳光餐饮街区”20
条。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美食街区,推动鹿城咖啡一条街、瓯海梧田老街等项目落地,打造集美食、国潮、特色小吃等于一体的美食新地标。
四、深化农村家宴产业提质行动。规范农村家宴集体聚餐备案登记、风险告知、食品安全承诺书签订以及指导工作,实现“聚餐有申报、过程有指导、事后有追溯”。指导乡镇、村居做好农村家宴放心厨房、“阳光厨房”的日常维护,确保农村家宴放心厨房规范运行。试点推进农村家宴一站式服务,促进农村家宴建设的转型提升,助推农村家宴产业融合发展。
五、加大餐饮消费券发放力度。鼓励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区消费特点,把握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关键节点,坚持政府主导、政企联合,统筹有序发放餐饮住宿类消费券,既突出向限上企业倾斜,又兼顾小微企业困难帮扶作用;既方便线上抢数字消费券,又照顾老人等不方便群体发放使用线下消费券。
六、示范培育“中央厨房”建设。为培育我市预制菜产业,开展“中央厨房”示范建设,争取财政给予每个“中央厨房”示范企业20万元奖励,支持“中央厨房”企业开展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助力我市预制菜产业提档升级,拓展预制菜消费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产品服务。
七、大力发展餐饮首店经济。加大首发首店政策实施力度,引导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出台鼓励品牌首店发展的配套措施,助力品牌首店落地选址和推广;聚焦潮流餐饮业态,构建“市区两级政府部门+商圈街区运营管理机构+知名品牌代理机构+行业协会”服务矩阵,加大首店、潮店引育力度,力争2023年新引进餐饮品牌首店10家以上,遴选餐饮潮店网红店3家以上。
八、举办餐饮促销旺市场活动。围绕迎新购物节、消费促进月、暑期消费季、金秋购物节四大主题,搭建全民餐饮消费季系列活动平台,举办“瓯菜美食”“潮见瓯味”“温马美食节”等餐饮促消费活动,推进钻级酒家、瓯味榜工作,鼓励重点商圈、特色商街、商贸企业、品牌企业等开展联动营销,发挥抖音、大众点评等平台美食推介作用,打响“瓯菜天下鲜”品牌,为消费加速回补注入动能。
九、强化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治理。实现外卖商家后厨“阳光厨房”覆盖率90%以上,完善“视频AI机器人”智能监控功能,实施外卖商家“四色码”分类分级监管,常态化开展外卖商家监督检查,严查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未安装“阳光厨房”、未使用“外卖封签”、环境卫生脏乱差等违法违规行为,创新从后厨到餐桌的“全链条”监测模式,持续提升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十、提升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加大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定期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及周边餐饮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持续开展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的改造提升,动态保持校外供餐单位通过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全覆盖。实现校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100%建成“智能阳光厨房”,食品安全量化等级 80%达到B级以上,70%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通过 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
来源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编 林剑静
审核 陈侄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