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温州育英学校入选2022年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拟通过名单。温州育英学校遵循“和乐育心健康日善”,坚持文化积淀与传承,围绕学校核心价值观体系,梳理了“和乐”教育引领下“和美校园、和润课堂、和雅教师、和乐少年”等现代化教育体系,以“三色融和·乐学”课程为核心竞争力,创现代化品牌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支部秉承办校宗旨,围绕“育英红”党建品牌,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打造教育品牌,始终坚持“和乐”教育
创办于1999年的温州育英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台胞何朝育、黄美英夫妇捐资建成。学校占地面积29298.37平方米,建筑面积14212平方米。现有37个教学班,学生数1500人,教师数85人,其中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100%,高级职称13人,区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共31人。
“和乐”教育思想就是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和谐性”和“快乐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过去“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和乐”教育的润泽下,学生健康成长,教师高速成长,学校蓬勃发展,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科技创新特色学校、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人工智能培育学校;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省教师发展学校、省绿色学校、省健康促进校银牌学校;温州市现代化学校、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一级学校、市德育(养成教育)示范校等各级各类荣誉200多项。
传承文化根脉,营造“和美”校园
在“和乐育心 健康日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系统化的校园文化,做好校园环境文化整体架构,一间校史馆,三座主题园,五条特色廊,七块文化石,传承育英的文化根脉,九大智慧脑构建育英智慧大脑,护航学校师生成长。希沃信鸽教学管理应用系统、慧学习高质量作业智能批改系统、轻松德育管理评价系统等实现高效高质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借助电子班牌、德育兑换机、书香博士阅读PK机、平板电脑,自动形成丰富、清晰、多维度的学校数据资源,进行即时分析、诊断、预警、监控、评价、反馈,提供管理、学习、成长支持的人工智能系统,助力学校发展。
建设特色课程,铸造“和润”课堂
立足当下,该校结合“和乐教育”的思考,构建了“三色融和·乐学”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完善课程结构。
2018年12月,学校承办区课改现场会,学校的课程规划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肯定。2019年,学校课程《“三色·小圆心”课程实施方案》获温州市优秀课程规划。2021年,学校迭代改进课程规划,实施2.0版“三色融和·乐学”课程。
两年以来,艺术欣赏类、学科拓展类、体育运动类、创新实践类四大类40多门拓展课相继开设,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40多门的课程中,“手足劳”课程逐渐成为学校的精品课程。
2021年,学校提出了学本课堂的“3+4”要求,并在各学段、各学科课堂实施。根据学本课堂“3+4”基本范式,该校细化了学本课堂操作的流程,实施课堂教学“五环节”:自主预学、合作互学、课堂导学、练习评学和课后拓学。它既是教师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路径,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学习本位、学教合一”的教学理念。
优化教研模式,造就“和雅”教师
近三年,为了夯实教学常规,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以研修促进教师团队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教研实践中不断提炼,学校推出了“三维一体”的教师教研模式。近三年,学校2位教师获得温州市教坛中坚称号,1位教师获得龙湾区名师称号,6人成为市区级骨干教师,学校成为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
实施自·善德育,培育“和乐”少年
开展“自·善”德育校本化德育实践,引领学生成为“和乐”少年。
首先,开展“自·善”德育课程,这是基于学校“三色融和·乐学”课程,围绕学校育人目标,追求与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深度融合,形成相互支持的德育课程体系。
其次,开发开设多样的拓展课程,每周一下午两节课走班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社团选修,学生在选择中发现,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再者,该校始终坚持儿童立场,每年均有主题、有计划地开展“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四大校园节日庆典,鼓励学生人人参与,玩出新花样,展示才能、收获成功。
通讯员 方永丽
编辑 毛毛
审核 宁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