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鞭炮的习俗古已有之。据记载,中国人爆竹迎新年的历史已近两千年,《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传说,这是为了赶走“年兽”迎接美好的新年。
春节是民族文化的聚焦。这些年,随着全国各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少人感觉当前的春节少了很多年味。就此,在兔年春节,国内部分城市对燃放烟花爆竹进行了适度放松,纷纷采取限燃举措。实际上,在春节期间,适度地让市民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而且有利于人际交往及节日礼仪的传承,增添过年的氛围,毕竟当前不少孩子对过年燃放烟花爆竹这个习俗,只能在书本上寻找答案。
当下,群众对在春节等重大节传统节日解禁燃放烟花爆竹的呼声也不小。就此,市政协常委、温州市瓯礼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徐亮建议我市相关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满足群众合理需求:
一是相关部门要尊重民俗,倾听各方诉求,寻找到安全、环保等监管需求与民俗之间的平衡点,利用数字化手段对烟花爆竹的经营者、使用者进行安全监管。
二是要科学合理、循序渐进、适度放开、改良现有的措施,同时要限定燃放时间和场所等,以及降低鞭炮的威力,减少伤人的危险。
三是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对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者出售的烟花执行“安全环保”的新国标烟花产品,违规者要重罚。
四是在元宵、清明、端午、国庆、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期间,允许市民燃放烟花爆竹,其他时段可实现禁放;同时,也要允许企业和商家在春节燃放开门炮,以提振企业信心,为温州经济发展服务。
五是加强对市民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可通过制作短视频等多种方式,在社区、学校、景区、公园、广场等地方开展宣传。
温都记者 郑俊杰
责编 朱斌
审核 周俊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