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坤认为,我市应着手创建技能人才友好型城市,充分发挥技能人才作用,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
目前我市现有540多万劳动力中,技能人才占比并不高,同时企业在培育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出现技能人才流动大等弊端。对此,他建议:
一是以教育奠定技能人才基础。首先,要加快技工院校建设,最好能在三年内新建扩建一批技工院校,达到平均每个县(市、区)一所技工院校,全市技工院校在校生人数超1.5万人,并全面落实技工院校和中职学校招生同等政策;其次,要加快中职学校向技工院校转型,恢复中职学校职业培养本位,并在中职学校增挂技工学校牌子,形成“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再次,要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办学经费倾斜和差异化的职业技能培训补助等政策,引导技工院校、中职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围绕我市产业发展设置专业和培训项目。
二是以企业带动技能人才发展。首先,鼓励企业提足职工教育经费,同时我市也要出台专项政策,给企业相应的补助;其次,推进工学一体化,对企业通过工学一体化培训取得职业技能证书,按社会培训标准给予培训费、鉴定费等补助;再次,鼓励企业设立首席工人制度,并且要营造“技高者多得”的社会氛围。
三是以政策吸引技能人才集聚。我市要优化技能人才优惠政策,同步制订用人规划,消除相关障碍。
2023年2月9日温州都市报06版版面截图
温都记者 郑俊杰/文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孙立彭
审核 李雪锋 李罗华 王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