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实事㈤ | 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让老人暖胃更暖心 “老年食堂” 开启幸福“食”光

2023-01-05 09:39 掌上温州客户端 

临近中午,泰顺县东溪乡养老服务中心中央厨房里,工作人员正在快速地把热腾腾的饭菜进行分装,再由配送员送往该乡各行政村,一一交给独居老人,让老人在家就能吃上热乎的饭菜。

“长者口福”事关晚年幸福。近年来,温州聚焦“人的一天、人的一生”理念,将老年食堂作为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主抓手。2022年,将200家新(改)建老年食堂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各地规范建设一批“阳光厨房”。截至目前,温州已累计建成632家老年食堂,日均服务约2.28万人次。

老人行动不便怎么办?“跑腿”到家

温州山区众多,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提法。而老年食堂这项民生实事的“触角”已经覆盖到大山的角落。

泰顺县东溪乡地处浙南闽东山区,共辖8个行政村,60岁以上老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8.7%,独居、空巢老人较多,老人吃饭难、“一口热饭”问题较为严重。

“我们山区乡,想要每个村都建一个老年食堂,难度有点大。”泰顺县东溪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长陈乐众介绍,有的村独居老人多,有的村少,有的村硬件条件好,有的村条件差,这就决定了不可能每个村都设老年食堂,而且也是资源浪费,只能把几个村或者以乡镇为整体,来建设老年食堂。

此外还有经费的问题。据测算,传统固定就餐点每个分点每年厨师和服务人员的工作经费需要5万多元,如果全乡8个村每个村都建老年食堂,光是这笔费用就得每年多出40万元。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东溪乡创新提出“一点多线”外送助餐服务,全乡都依托养老服务中心中央厨房为固定就餐点,其他行政村设就餐分点,由中央厨房统一制作餐食,定时向各就餐分点配送午餐和晚餐。不仅如此,该乡的积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还引进纸制品来料加工项目,有效发挥了老年人余热发展农村“边角经济”,增加老年人收入,而这笔收入差不多可以填补老年食堂的餐费。

2022年7月,苍南县马站镇中魁村的老年食堂(当地称长者食堂)正式开业。该食堂不仅有可同时容纳40来位老人现场就餐的用餐区,还专门提供了配送服务,只要马站镇符合服务条件的老人,一个电话就能让老年食堂跑腿送餐到家。

现年89岁的林魁雄大爷和86岁的郑细玉大妈是老两口,在老年食堂正式营业的当天中午,就早早来到食堂,第一时间享受到了“爱心午餐”。食堂工作人员王娟说,中魁村老年食堂针对周边5个村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服务,老人们也会选时间看心情,如果这天天气好,周边村的老人们就会出来走走,逛到老年食堂吃个饭;如果碰上刮风下雨天,老人们多会选择“外卖”在家用餐。

老年食堂经费哪里来?多方筹措

要想把老年食堂运营好运营久,资金有保障是基础。以泰顺东溪乡为例,一个村的老年食堂,光是厨师和服务人员,每年就要5万多元的费用。

那老年食堂运营的钱从哪儿来呢?靠老人交的餐费是肯定走不久远的。为了有效解决老年食堂运营资金问题,将这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温州市制定了《关于加强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市推广建立了“政府补一点、村里支一点、社会捐一点、老人出一点”四个一点的机制。单是社会捐赠方面,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市7个县(市、区)共筹集慈善基金4500多万元支持老年食堂。其中鹿城区发动社会力量筹集2000万元“共享幸福”专项基金,用于70岁以上老人及困难群体的用餐补助;平阳县成立“善行平阳”老年食堂基金,募集社会各界捐款2175万元支持老年食堂运营。

鹿城区的集善社区引入国企运营,来提升老年人就餐幸福指数。去年以来,鹿城区打破“自建自营”的社区食堂运营模式,在集善社区引入国企运营社区食堂,实现日均用餐服务超170余人次,累计用餐1.6万人次。为了扩大可就餐范围,该社区在满足社区长者、低保户、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需求条件下,根据富余情况向辖区居民开放食堂,为双职工家庭提供便利服务,且每日菜品按照二至三种套餐规格(价格不同)提供选择。同时还实行分龄补贴,对报备后的老人、社区困难人群分别按照5元/餐、10元/餐等标准,由共享基金进行补贴,其他居民则按市场价收费。

泰顺县大安乡则积极探索“众筹公营”模式,以“政府定额补助、社会慈善捐助、老人梯次缴费、乡村集体兜底”的众筹方式,动员泰商捐赠,“拼盘”保障资金。该乡符合条件的老人,每餐花费不到3元就能享受就餐服务,有效提升了老年食堂的覆盖面。

苍南县南宋镇北山村,老年食堂筹建以乡贤捐资为主的“共富基金”,约占食堂支出的70%以上,为食堂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苍南县还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以一对一结对的形式,资助家境贫寒的独居老人,让老人能吃上老年食堂的饭菜。据悉,目前有12位老人吃上了“结对帮扶”的热乎菜。

温都记者 蔡挺

编辑 陈东升

审核 李雪锋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