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为反映全市各地各部门及各行各业的发展成就,以新闻舆论服务中心工作,温州都市报推出贯穿全年的主题报道专栏“向人民报告”。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二十大精神在温州的生动实践。作为“向人民报告”专栏的第一组报道——“二十大精神进基层·拥江发展看变化”,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拥江发展”的决策,沿着瓯江、飞云江、鳌江采访,讲好各地“拥江发展”的精彩故事,展现“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时代画卷。
温州都市报全媒体陆续刊发“拥江发展看变化”大型融媒体报道系列之一“拥江发展·镇精彩”专题,敬请关注。
滔滔瓯江,潮起潮落,见证着仰义这片土地的华丽蝶变。
近年来,鹿城区仰义街道瞄准“推动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跨越”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赓续奋斗精神。2022年,仰义街道聚焦“项目攻坚年、环境提升年、治理创新年”三大行动,奋力加速24个重大项目建设,1~10月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8.97亿元,限上批零住餐销售额13.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12亿元,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新增智能化技改项目22个。
实干为要,行胜于言,奋斗以成。仰义街道党工委书记刘益铭说,仰义街道将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贯彻落实“一江两岸、拥江发展”战略,继续把重大项目作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引擎器,实现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互促共进,打造城市建设与产城融合标杆城区。
仰义街道俯瞰图
城镇发展大多是“产业先行”,仰义街道位于鹿城工业走廊的正中,境内有沿江工业区,北面是轻工特色产业园区,南面是中国鞋都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17年29.75亿元,到2021年突破40亿元,达到41.41亿元,增长23.56%。
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的大背景下,鞋业仍是仰义的重头戏,共有187家鞋类企业,占仰义辖区企业的31.9%。在鹿城区“十四五”规划下,鞋都四期建设项目落户仰义街道,毗邻“中国鞋都”一期、二期、三期,集聚了大批如斯凯奇、百丽、巴布豆、Mk等知名品牌的代工厂,形成集鞋业智造、技术研发、产品展示、电子商务、物流园区等功能于一体的以鞋业制造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集群,产业集聚规模效益明显。
为盘活土地资源,实现“腾笼换鸟”,仰义街道坚持系统谋划、科学规划、有序计划的工作方针,滚动推进地块拆改开发。今年以来,开展16宗重大产业等用地共202亩土地的组件报征,完成沿盛路等7个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共14宗633亩土地清理,落地5个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推动中国鞋都启动期智造基地等4个重大产业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实施中国鞋都四期“双翼”配套设施建设。
为盘活鞋材供应链,仰义街道主动出击,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引进新濠畔等头部企业,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微循环”,计划实现年税收1000万元、采购成鞋量5000万双、开票金额18亿元以上;充分利用“云对接”“云招商”推进“互联网+鞋类智造”贸易发展,精心绘制工业兴街、产业强街宏伟蓝图。
以乡贤助乡兴,正新集团、禾本科技等一批高质量温商总部回归项目顺利落地。在仰义山麓西北侧,由10幢大楼组成的温州正新供应链基地已进入竣工扫尾阶段。该产业园由正新(温州)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总用地面积75亩,总投资10.6亿元。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5亿元,成为正新集团在华东地区最大的生产基地。
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是第一保障。今年9月,仰义街道线上“数字营商馆”正式亮相,这是集队伍展示、四张清单、执法报备、亲清活动、监督举报、廉政播报等六项功能于一体的线上数字营商服务平台,助力营商环境监管服务环环相扣、集成发力,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伫立在仰义街道瓯江沿岸,放眼望去,两道长虹飞跨瓯江两岸,一条是1984年建成通车的瓯江大桥,结束了温州“死(水)路一条”的交通格局;另一条是2021年通车的瓯江特大桥,进一步拉近了鹿城与永嘉两地的距离。双桥飞跃两岸,打开了仰义街道“拥江发展”新视野。
潮涌瓯江,踏浪前行。仰义作为鹿城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年来为温州十几个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先后启动了金丽温铁路、金丽温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鹿城段工程、仰义至双屿段公路改建工程(即330国道)等10条重点交通道路建设,构建出一张市域通达、方便快捷的交通网,形成市域半小时、市中心十分钟的生活圈,交通效应辐射至浙南区域青田、丽水、台州等地。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血脉,每一条“毛细血管”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仰义街道以“疏通城市血脉”为理念,打通了沿荣路、汤堡路、纬八路等断头路,横跨垟山、仰新、河岙、前京、后京等多个村居,减轻居民出行通勤压力,不走“拐弯路”。
展望未来,仰义将继续夯实城市基石,谋划完成官岭南路一期、周岙底路、连墩路等总长8.9公里的14条市政道路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仰义居民终于可以在家门口上下高速了。”仰义街道城建中心前期与工程科科长杨成轮指着工程设计图说,现在的仰义收费站名不副实,从温州绕城高速仰义收费站下高速,只能向西穿越周岙底隧道,抵达藤桥,若想回到仰义,需绕行8公里。“仰义互通将在周岙底隧道东口,增设仰义高速出口匝道,正在建设的官岭南路将衔接新增的匝道,解决仰义高速出口难落仰义的窘境。”
城因路变,业由路兴。随着道路的贯通,仰义的城市发展必将迎来新机遇。
在西郊森林公园休憩身心,于高尔夫球场挥洒激情,入住风景宜人的山景公寓……昔日的城郊接合部,正蜕变成温州西部的幸福之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过去的洞桥制革基地是臭气熏天的污染重灾区,有着仰义最破最烂的房子,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滨江生态居住楼群。6幢安置性质商品房拔地而起,889户1778套住宅房源完成摸文认购。背靠洞桥山、坐拥江景的十里锦绣园,整个小区干净整洁,室外运动健身区、阳光书房、邻里食堂等设施一应俱全,满足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还有专门为老年人打造的银龄书苑和银龄驿站,为小区老年人提供专属的休闲空间。未来,仰义街道将持续推进安置速度,计划开工16.3万平方米、交付1465套,实现群众“安居梦”。
不仅如此,仰义街道正以“绣花”功夫雕琢民生福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开工,百姓健身房、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城市书房等惠民项目多点落地生根,居民生活更加丰富。漫步在仰义街道瓯江路滨水景观带,一侧是滔滔江水延绵不绝,一侧是绿化植被郁郁葱葱,一步一景、一路繁华。观景台、跑道、休息亭、休闲长廊等设施应有尽有。不少市民就爱来这里晨练、散步、骑车等等。市民陈女士说,“我就住在这附近,瓯江路景观带建好以后,我每天都来这里散步,特别是到了晚上,能看到瓯江沿岸的城市灯光,美极了。”
一点一滴的变化,如泼墨般挥洒在仰义大地上。今年,仰义街道通过平台承载“硬环境”和配套服务“软环境”双向发力,推动城市风貌全域提升。完善基础配套,完成省级绿道4号线鹿城仰义段及产业配套木西岙路施工,开展后京电镀基地污水管网提升及沿江工业区(四期)排水管网、西片污水管网、仰义辖区山水等整治工作;完善环卫设施,改造提升23座社会公厕、34座垃圾亭,完成2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创建;全面开展创文活动,累计整治“空中飞线”2.4万余米、拆除违章3.86万平方米;推进绿化养护一体化,共提升绿地约7000平方米。
温州东方高尔夫球场
此外,仰义街道依托全市唯一高尔夫球场带动仰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开设新经济旅游路线,开展“亲子高尔夫”等“体育+”活动。以打造都市区后花园为核心动能,谋划推进仰义龙湖、垟山山区的文旅开发,打造山上山下旅游示范综合体;利用桥下空间及周边绿地,打造文体运动公园与“仰义龙川彩镶市集”;做好王十朋后裔故居保护和修缮工作。依托仰义街道优势区位,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仰义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
实现三跃升
八百里瓯江孕育了温州城,瓯江作为温州城市发展轴,是产业之轴、生活之轴、景观之轴。仰义地处瓯江之滨,理所当然要勇当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在全面推进“四大振兴”、实现“两个先行”的征程中走在前列。建议仰义进一步放大拥江发展效应,实现三个“新跃升”。
一是着力延链强链,实现产业发展“新跃升”。仰义作为鹿城西部的工业重镇,是中国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以鞋业制造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群。鞋业作为仰义的支柱产业,关键在于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拉长“微笑曲线”的两端,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服务业、与生活相配套的生活服务业,让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夯实未来发展基础。
二是推进产城融合,实现人口集聚“新跃升”。拥江发展是实现中心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能级“双提升”的重大举措,仰义作为西部新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产城融合是主动融入拥江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仰义滨江地区要融入瓯江两岸滨水地区整体空间布局,加强城市综合功能培育,并按照“全域美”的总体要求推进风貌提升,增强城市吸引力,实现留人聚人,加快融入中心城区。
三是融合数字赋能,实现活力激发“新跃升”。加快推进“新基建”建设,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力推进数字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将让城市更加“聪明”,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要深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激发科技创新,探索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推进发展方式、治理模式和生活方式变革,以数字思维推进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温州设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温州市城市化研究中心副主任 童宗煌)
温都记者 连佳佳
编辑 项丹妮
责编 陈如意
2022年温州都市报04版版面截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