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坚守山区教育  三尺讲台“走”出育人新长征路

2022-09-16 16:30 掌上温州客户端 

“只要这里的孩子们需要我,我会永远站在怀溪镇晓坑中心校的讲台上。”这是陈秀颜的诺言。

怀溪镇晓坑中心校是平阳县西部山区怀溪镇的一所九年制学校。在这么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山村教师陈秀颜用毕生精力在守望着这一隅育人之地。她曾获温州好人、浙江好人等荣誉称号。

▲陈秀颜

传递“以人为本”教育温度  打造孩子健康成长“乐园”

陈秀颜,1974年2月出生。1994年8月,她被分配到了怀溪小学(现已合并到怀溪镇晓坑中心校)任教。当时,学校里9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造成了许多孩子性格孤僻,不爱学习。

为了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陈秀颜联合学校的年轻老师发起“温馨之家”计划。“温馨之家”计划就是通过“生活上照顾、学习上陪伴、心理上开导、习惯上养成”这四点,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在“温馨之家”实施的每一天,陈秀颜坚持比学生早到校,晚归家,为的是能让学生们时时刻刻都能找到她,共同解决学业和生活中的问题。她与孩子们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情谊,孩子们私下都亲切地称呼她为陈妈妈。

2020年,陈秀颜执教一年级。当年初的疫情防控期间,学生们都呆在家里。陈秀颜担心学生玩“脱”了,就打电话和每一位家长沟通,说服家长共同给学生上课。整个防控期间,陈秀颜每天上午布置体育、生活、学习作业,下午检查学生作业,晚上抽查作业。一门心思在学生身上。

这段停课不停学的特殊经历,让孩子和家长们时时感受到她的爱与责任。学生返校的那一天,几位家长一直感谢她。

塑造“面向未来”教育理念  绽放学生与生俱来的光芒

在教学中,陈秀颜注重“集体教育”和“个体辅导”双管齐下。

2011年,陈秀颜任教五年级,班级里有一名来自垟边村的学生。这名学生父母离异,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陈秀颜发现,这名学生有欺负同学、写作业慢等不良习惯,甚至不吃早餐,省下来的早餐费拿去玩网游。陈秀颜多次与这名学生的家长沟通,并通过家访等方式,帮助该同学建立良好习惯,并让该同学担任课代表,培养责任心,每周上门辅导功课,激励其上进。

一次次心灵的接触,她发自内心的关爱让这名学生开始明白生活与爱的意义,使他变得开朗起来,能和同学友好相处,也不再去玩网游。

陈秀颜还经常抓住节日、节气等时机,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主题鲜明、形式丰富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她让学生做真正的主角。为了更好地评估每一位学生,她专门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可量化的进步中,一步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做到有据可依。

脚踏实地的付出自然会有收获。2016年度,她所带的毕业班获平阳县首届全科合格率奖。据统计,2016年9月,陈秀颜任学校四年级的班主任时,班级数学合格率只有20%,经过3年的努力,2019年毕业时,班级数学合格率达到67.7%,甚至有学生考了满分,优秀率远远高于其他学科。她任教的班级也被山门学区评为“先进班集体”。

注入“专业成长”源头活水  赋能教师自身教育品质

“如果我走了,只是我一个人享受了更好的生活。如果我留下来,帮助孩子们走出山里,那么将来他们散落在世界各地,都成了我的眼睛,我用朋友圈就可以领略世界之大,生活之美,岂不妙哉。”这句话是陈秀颜常挂在嘴边的话,也体现出陈秀颜留在山村学校的决心。28年来,和陈秀颜共事的年轻老师调了一批又一批,在县城里工作的姐妹屡次劝她想办法调动到县级单位过更好的生活,但她坚定地留在这所山区学校,帮助农村学子成长。

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个目标,中师毕业的陈秀颜克服种种困难,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刻苦自学,先后完成了大专和本科的学习。不仅如此,她还自费订阅大量的教学教研资料,刻苦钻研,潜心摸索,寻找教学中的规律,努力解决碰到的问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陈秀颜的论文《走进教师的“课堂真实世界”》获市一等奖,《走进学生的思维世界》《他来自山沟沟》等十几篇论文获县一、二、三等奖。在2010年温州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四项规范达标评估活动中,总评为优秀。

陈秀颜还主动去考取心理健康教育C证,带动了全校老师加强心理教育的学习。她撰写的《沟通的魅力》一文在县教师全员读书征文评比中获三等奖,并且在县教师全员读书活动中被评为2010年度读书人物。

来源:平阳文明办

校对:夏忠义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