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揣“良心秤”  铸就百年“老宋记”

2022-09-16 16:08 掌上温州客户端 

 

“陈宋兰大妈是个实诚人,从她这买的肉松、腊肠都别担心不够秤”。在水头镇兴贸菜市场,经常有人围在一家肉制品铺子前一边买腊肠,一边跟旁边新来的街坊邻居这样说道。据了解,这家肉制品铺子是一家经营近百年的铺子。铺子主人陈宋兰数十年如一日在经营着老店“老宋记”。她从不克斤扣两,她诚实守信,她心中始终有一杆“良心秤”,给顾客称出斤重的同时,也“称”出了自己的良心。她曾获温州好人、浙江好人、最美诚信温州人等荣誉称号。

 

▲陈宋兰

为了一两肉,她与肉贩子较真

“老宋记”是一家1930年开业的老字号,主要经营项目是自制并经营肉松、肠衣、腊肠等熟食。由于口味纯正品质优良,“老宋记”在水头及周边乡镇村民之中有口皆碑。“街坊邻居们从小就喜欢吃‘老宋记’的食品,源自‘老宋记’历任老板对质量的执着。”从小就在水头镇泾川社区长大的谢作杰说。

据说,上个世纪80年代,陈宋兰刚刚接手父辈传下来的店铺。那时候肉贩子欺负她“新手”,贩卖给她的猪肉质量不过关。当她发现后,就回到肉贩子的摊位上和猪肉供货商据理力争,要求肉贩子供应的每一两肉都要是最好的。

打这一件事后,生肉供应商们改变了对陈宋兰的“看法”,给“老宋记”供货原料绝对要最优质的,马虎不得。这也成为了与老宋记合作的供货商默认的规则。生肉供货商们都开玩笑说,看到陈宋兰,就知道一定要准备最优质的生肉。

因为原材料精挑细选,肉制品味道鲜美。有些企业家多次找陈宋兰,要加盟开分店,一起把“老宋记”品牌做大;还经常有企业找上门来想请“老宋记”做食品代加工,有的甚至说东西差点没事,钱一起赚,但都被陈宋兰婉拒了。“纯手工制作的肉制品如果量大了,那品质就会降低。质量难以把控和人手不够,也是我们不考虑做代加工和开分店的主要原因。”陈宋兰说。

 她心中有杆“良心秤”

21世纪后,“老宋记”品牌越做越大。生意好的时候,连居住在英国的水头籍商人也通过越洋电话订购。“‘老宋记’的肉制品,品质不错。而且从不担心不够秤,因为陈宋兰大妈心里有一杆‘良心秤’。”水头镇宣办负责人说。

“老宋记”品牌,童叟无欺,是大家对“老宋记”的印象。很多人想过来大批量买“老宋记”肉制品,陈宋兰都拒绝了。陈宋兰说,肉制品有保质期的,尤其在夏天。所以“老宋记”坚持每天限量出售,卖完即止。顾客买的时候也要“适可而止”,因为店里每天都有当天做的,可以每天来买一点尝尝,这样就能每天吃到新鲜健康的食物。而对于坚持要多买点的客户,她也是坚持一个量大量小同样的单价。

每个月,农贸市场管理员过来核查秤的精准度。“老宋记”都是通过率100%。“我虽然做小本生意,但顾客前来光顾,一是相信我们的‘招牌’,二是相信我这一杆秤。靠扣秤是‘胡子沾饭吃不饱人’,而且还丢掉自己的信誉和名声。”陈宋兰经常提醒她的孩子,做生意也一定要讲诚信。

小商铺奉献大爱心

经营多年,陈宋兰一直铭记父亲宋顺金留下的家训:诚信经营,保证食品质量,不强买强卖,不缺斤少两;友善对待他人,奉献社会,惠及子孙。

前半句话她做到了。后半句话,她一直在做。陈宋兰直言。她选择坚守老字号,最重要的是把品牌实实在在做好。

早在1950年,“老宋记”就积极支援抗美援朝,将经营所得的三斤黄金捐献给了国家。改革开放后,陈宋兰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在疫情期间,年已80的她主动给卡点运送肉制品、凉茶,还向社区报到,申请当志愿者。

来源:平阳文明办

校对:夏忠义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