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寻百个故事 | “下山寻富”!打响“安居泰顺”共富品牌

2022-05-17 22:33 温州都市报 阅读数:16682

编者按

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一年来,温州坚决扛起先行探路的责任,争当浙江探索共同富裕之路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围绕“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城市定位,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有成效、受欢迎的实践样本,积极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温州经验。温州都市报全媒体开设“探索共同富裕一年间·百名记者寻百个故事”专栏,推出系列报道。

作为典型山区县,泰顺众多百姓一度“穷在山上”。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泰顺县按照“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九字方针”要求,为久困于穷的百姓找到“出山”路径。峰峦叠嶂间,一场声势浩大的搬迁行动在过去的18年逐步展开。

“一镇带三乡”搬迁工程、“无区域生态移民”工程、“生态大搬迁”工程,泰顺不断升级搬迁模式,不断优化扶持政策。去年,该县又以入选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为契机,迭代升级打造了“共富大搬迁”4.0版,推进农村人口集聚与农民增收致富,持续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县城集聚、就近就业、共享社区、幸福生活”目标。

记者5月17日从泰顺县生态搬迁办了解到,过去一年,泰顺搬迁群众2700多户10009人。18年来,通过生态大搬迁实现安居梦的移民人数突破了10万人,超过泰顺全县四分之一人口,县城城镇化率达到78.3%。2021年,泰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4.3%,全县所有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5万元以上;提供搬迁就业岗位2万余个,全县已就业人数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88.99%;累计节约财政资金9.1亿元。

泰顺县罗阳镇的搬迁安置小区   罗阳镇供图

做优“安居泰顺”共富品牌

推进群众安置“下得来”

住有所居,安居乐业,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基本诉求。为让下山百姓从山上“下得来”,泰顺县频频出实招、大招助百姓安居:实施“2+19+X”为重点的“以房等人”搬迁模式,构建以县城无区域共富搬迁示范园、共富大搬迁特色产业园两大区块、19个乡镇中心城区异地安置小区、若干个公共租赁房保障房为平台的全域安居格局。

为让群众想搬就搬,泰顺实施了最优政策“便民搬”——整合系列政策,在县城和各乡镇建设无区域移民小区、抗震安居小区、异地避灾小区等三个“1.5万”生态搬迁平台;推行自行购房、集中安置、就近安置等多种“自助搬迁”方式,实行差异化补助政策。

此外,为腾挪盘活“生态搬”,该县还梳理出8类搬迁群众清单,优先引导重点生态区域和水源保护地群众搬迁,开展腾退宅基地复垦行动,盘活建设用地指标,平衡安置点建设的资金压力。

兜底保障“放心搬”。泰顺建设低收入群体预留公共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房源,加强对400户低收入农户住房即时救助保障,并配套提供贷款贴息政策和水电、通信、电视费用减免政策。完善搬迁小区周边公共配套设施,配套完善率达90%以上。

做精“幸福邻里”未来单元

推进群众安居“稳得住”

泰顺以县城搬迁小区、“秋月苑”作为温州市提出“共享社”首发地的契机,把搬迁安置小区与未来社区、“共享社”建设紧密结合,推出“一图三圈五优享”精准服务,全面打造15分钟友好生活圈、就业共富圈、综合服务圈,并推出了一系列服务。

“数字管家”精准服务。建立“搬富通”数字应用场景,创新建设“1+3+12+N”集成改革体系,精准实施“异地一键搬迁、决策一屏掌控、服务一网保障、强村富民一体推进”五位一体的应用,统筹就业、教育、培训等100多项资源。目前,已完成应用项目研发,做好上线准备。

“红色管家”精准安家。该县创新“3135”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路径,构建“1866”全域党建联盟,整合党政、社会和社区三方力量,完善“背包服务·帮共体”“志愿汇”等机制,组建“解题服务组”272个,接收点题申请711件,办结率达100%。

而“乡贤管家”则让泰商和村庄精准抱团。泰顺依托14万在外乡贤泰商优势,探索“泰商+村庄”抱团、“泰商+总部经济园”等“双增消薄”模式,拓宽搬迁群众就业渠道。设立乡贤品牌调解室19个,邀请一批乡贤泰商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等社会治理,提升搬迁群众凝聚力、归属感。

做活“兴业富民”企农融合

推进群众宜业“富得起”

山区百姓搬到中心镇和县城后,如何“富得起”?

泰顺给出的“解法”是,全力打造新富民产业促进搬迁群众增收,实践形成“基地+企业+农户”共赢的“康鸿经验”、数字智能跑步鸡项目的“3+”模式、云岚牧场农企合一的“瑞雪模式”、山友“订单农业三包三联”模式等。

通过“龙头企业+资源富农”、土地流转、农房租赁等方式,泰顺实现山区土地从“荒地”向“宝地”的流转盘活和蝶变。如该县柳峰乡搬迁群众将山上闲置的土地和农房流转出租给浙江一鸣云岚牧场景区,每年可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64万元。

而“订单农业+合作扶农”则促进了“产业致富”。泰顺通过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搬迁群众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如山友企业“订单农业”覆盖19个乡镇,每亩可为农户增收近万元。

“产业基地+旅游富农”的方式推进了下山百姓的“就业增收”。为帮助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泰顺共出台强村富民政策25条、惠农强农政策100条,构筑“一区三园”产业发展平台,推出“一镇一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如浙江康鸿的三产融合项目,集成建设由栀子花深加工观光、产品体验馆、基地花海景观等组成的创新工厂,实现产值2亿元。

当下的泰顺,生态搬迁已从单纯的“搬人”升级为县域发展的重要载体。泰顺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将搭乘“两山”转化、乡村振兴、高速时代等战略机遇,推进人口和产业进一步集聚,重点增强下山移民“造血”能力,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泰顺力量。

温都记者 何群芳

编辑 陈东升

责编 吕进科

监制 施文洪

《温州都市报》2022年5月18日第3版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