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局长 | 市科技局党委书记赖颖:科技赋能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2022-04-09 01:42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37718

今年1月7日,科技部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温州名列其中。这意味着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首位战略、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纳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高水平建设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迎来战略支点,将为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注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新动能。

4月8日,市科技局党委书记赖颖在接受温报集团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市科技局将坚持以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主线,紧盯“三项重点工作”,贯通“四链融合”,健全“三大保障”,切实增强创新平台承载力、创新经济引领力、创新人才集聚力,全面增强我市创新驱动发展优势。

温州市科技局党委书记赖颖

■ 一条主线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大孵化器集群建设”重塑创新格局

创新战略布局需要战略科技力量的强有力保障。赖颖表示,市科技局将坚持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和营造全社会科技创新氛围,以高水平、高起点、高站位谋划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在“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的基础上,根据市政府要求,将“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作为新的切入点进一步系统重塑,启动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拓面提档“一区一廊”,持续推进国家高新区进等升位,强化“青科会”成果落地载体,储备瓯江实验室成果转化阵地,力争成为国家实验室基地,带动城市创新能级提升。

作为市科技局下一步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大孵化器集群建设”这一新名词被首次提出,这也将是未来3~5年我市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3月,赖颖就“大孵化器集群建设发展”这一主题,赴瓯海、瑞安等地走访调研,希望各县(市、区)争创示范孵化器,加快融入全市大孵化器集群建设,重构区域科技创新格局。

此外,市科技局还将着眼于“科技赋能新能源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生态圈构建”等重点工作,扎实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硬核成果。

■ 四链融合

深化科技数字化改革,贯通“技术、产业、金融、人才”链

打通一座城市科技创新的“任督二脉”,离不开各方面资源要素的集聚与整合。市科技局着力数字化改革整合集成科技资源,以“双百双千”服务月活动为抓手,坚持需求导向,在“科企通”科创服务平台中,嵌入创新平台提能造峰、创新主体倍增提质、创新人才集聚裂变、创新生态优化重塑等创新模块,优化升级“科技在农”“孵化载体联盟”等创新应用,将数字与科技紧密结合、共融共促,推进数字科技向平台化、可视化、模块化转变。

如果说强化数字化改革是温州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引擎,那么技术创新链、企业孵化链、科技金融链、人才引育链形成“四链融合”,就是为全市科技工作带来源源动力的传动系统。

在赖颖看来,深化“技术、产业、金融、人才”四链融合,必须坚持全周期、链条式推进。具体讲,就是要按照“实验、概念验证、中试、成果池”全过程构建技术创新链条;按照“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成长周期构建企业孵化链条;围绕企业孵化链打造“种子基金+风险投资+私募基金+投资银行”基金链,推广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科创指数贷”等科技无形资产融资渠道;围绕科技创新各环节、各领域构建“科技人才、孵化人才、基金运作人才、科技工作人才”人才引育链条,为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科技硬核支撑”。

■ 三大保障

迭代升级科技新政30条,加快科技创新条例立法

实现科技政策制度化、机制化,是温州深入实施创新首位战略的重要保障。

赖颖表示,下一步,市科技局计划联合相关部门,对一系列科技政策进行重新梳理、集成并优化,以创新主体需求为导向,政策实效为目标,迭代升级科技新政30条,同时针对“科技赋能新能源产业发展、生物医药生态圈构建、大孵化器集群建设”这三项重点工作制定出台三年行动计划,力促政策扎实落地。

科技创新,同时还需要大胆的改革实践。赖颖透露,我市将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攻坚方案和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出台落地,全力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破解影响创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重大项目、重点区域集中,以“真金白银”换创新主体轻装上阵、专注前行,激发创新内生动力。

对于科创型企业而言,稳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政策作为支撑。市科技局还将加快科技创新条例立法。

温州都市报4月9日03版版面截图 

温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朱斌

编辑 陈东升

监制 周俊朗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