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碗,一个瓶子,千年前的异域琉璃颠覆了你对古代温州的想象

2022-04-07 11:11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26492

晋代文学界有“两潘”之说,其一为美男子潘安,其二是潘安的侄子潘尼。

潘尼写过许多赠献、赠答的“人情”作品。其中一首,为宴饮时夸赞主人家的碗而作:

光映日耀,圆成月盈。纤瑕罔丽,飞尘靡停。灼烁旁烛,表里相形。凝霜不足方其洁,澄水不能喻其清……

这位大文学家写下百余字的《琉璃碗赋》,对这件“餐具”不吝赞美。

△诗词歌赋是古代文化人聚餐时必备的社交内容

琉璃碗是指从国外进口的玻璃碗。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层人士时兴斗富,这种玻璃舶来品可算是贵过黄金的高端斗富工具了。

这种出产在遥远国度的贵重奢侈品在温州也曾出土,它们可能是温州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物证。

有着异域风情的琉璃器如何来到温州?又见证了怎样一段文明交融史?本期就来讲一讲古时温州的玻璃器皿。

琅琊王氏同款

磨花玻璃器

2018年的5月至9月,这是被写入温州考古史的一段特别时期。

为配合104国道温州西过境瓯江特大桥工程建设,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永嘉县文物馆,对永嘉瓯北丁山汉六朝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墓葬68座,分别为汉六朝墓59座、唐宋墓各1座、明清墓7座,数量之多,温州罕有。

△发掘现场

墓群之中有一座东晋咸康二年(336)的古墓,出土了一件碎裂的玻璃碗。这只玻璃碗的出现被媒体称为“温州乃至浙江六朝考古的一项破天荒记录”。

△口径8厘米,高6厘米,最大腹径8.5厘米,小于现代家庭常见的5英寸餐碗

外形接近现代玻璃器

这只碗来自1600多年前的东晋,但其外形并不像“古物”,却更像是一件从现代穿越到过去的物件。

△永嘉出土的玻璃碗微微泛着浅绿色光泽

碗口沿外翻成侈口,唇口磨平;束颈,球腹,圆底;肩部饰细弦纹一道,外腹部有三周由多个圆形磨花并排组成的装饰带,各装饰带上方有一道磨花的弦纹带;圆底正中亦置一个圆形磨花。让人惊叹的是碗身玻璃薄且透明,看起来不会比现代玻璃制品粗陋。

温州博物馆专家介绍,永嘉出土的玻璃碗,其器型、装饰与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鄂城晋墓中的磨花玻璃碗十分相像。

△鄂城晋墓磨花玻璃碗高9.4厘米,口径10.2厘米,最大腹径11厘米

1978年,鄂城五里墩M121号西晋墓中清理出11片玻璃残片,黏合拼接成一件磨花玻璃碗。该碗透明,微泛黄绿色,胎中有玻璃特有的小气泡。其腹部打磨有三排椭圆形磨花装饰,底部也有圆形磨花,口沿下和腹部则有一条阴线弦纹,系无模吹制成形的钠钙玻璃。

两只玻璃碗虽出土地点不同,但造型相似且都出现在晋墓。千年前的它们,是否有着一样的出身渊源?

来自波斯萨珊王朝

事实上,由于玻璃碗的独特款式,甫一开始,温州考古专家就已锁定了方向。

中国古代的玻璃制造工艺始于西周时期(也有说是春秋末年),质地属于铅钡玻璃或钾盐玻璃,为不透明或半透明的仿玉产品,这件透明度很强的玻璃碗明显不是在当时的中国生产。

△山东曲阜出土的战国时期镶嵌玻璃珠,为古代中国的铅钡玻璃

目前已知最早的玻璃出现在公元前5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地区。及至公元前50年左右,罗马人掌握了生产玻璃的新技艺——吹制法,此后的一两百年里,他们生产的玻璃制品盛销海外,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进入中国。

△手持玻璃容器和花环的埃及人肖像

公元3世纪,波斯萨珊王朝兴起,他们创新了玻璃的冷加工技术,萨珊玻璃成为东晋士族的心头好。

△玻璃吹制法流程示意

1963年,日本奈良千塚4—5世纪的墓葬曾出土了一只玻璃碗。日本专家一路溯源,在伊朗高原吉兰州的3—7世纪的墓葬中发现了一大堆类似的薄壁型玻璃碗,并最终证明了千塚玻璃碗来自波斯萨珊王朝,经中国传到日本。

△日本千塚萨珊玻璃碗

通过初步比对以及实验室检测,永嘉的这只东晋玻璃碗和鄂城西晋玻璃碗一样,其化学成分,均接近日本千塚碗。也就是说,温州的这只东晋磨花玻璃碗,应属于最早传入中国的波斯萨珊王朝时期(226-651)伊朗高原生产的玻璃器。

贵过黄金的高端奢侈品

华夏历史中,玻璃曾是最昂贵的材料之一。东晋时期的进口玻璃器皿,更是权贵身份和财富的象征,通常只出现于簪缨世族的墓葬之中。

△越王勾践剑上镶嵌有中国古玻璃

拥有类似玻璃器的还有一位名人——出生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的王廙。此人官至荆州刺史(类似现在省长),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姨弟,宰相王导的堂弟,书圣王羲之的二叔兼书法老师,地位卓绝。他的陪葬品中就发现了两只磨花玻璃杯(有说萨珊玻璃也有说罗马玻璃),夫妇俩一人一件。顺便一提,永嘉出产的瓯窑点褐青瓷彩盖钵也出现在这位贵人的陪葬品中。

△王廙的玻璃杯泛黄色,高10.4厘米,有弦纹及椭圆形磨花装饰

此外,东晋丹杨尹(类似京城所在郡府的市长)、光禄大夫高悝的墓中,也发现有萨珊玻璃碗随葬。

由此可见,永嘉东晋玻璃碗的主人也应为高级别的贵族。温州考古专家据同时出土的铜弩机、砚台,以及与京畿大墓所出一样的精品瓯瓷判断,此墓主能文能武、品味不俗,应是永宁令甚至郡守一类的人物。

北宋人气产品

高颈玻璃瓶  

说到玻璃器,不得不提温州另一件宝贝——1966年出土于瓯海仙岩慧光塔的北宋蓝色磨刻花高颈玻璃舍利瓶。

△这件玻璃瓶高9厘米,现为浙江省博物馆藏品

曾流行于北宋早期

玻璃瓶形似北宋汝窑、定窑的瓷器纸槌瓶,宽平折沿,细长颈,球形腹,喇叭形足。

其颈自下而上略有收窄,上部磨刻二道凹弦纹,下部磨刻四个不规整的圆拱形图案;肩部磨刻一道凹弦纹和一周十二个排列不甚规则的橄榄形磨饰;腹部磨刻三组折枝花草纹……磨刻花应该指的就是这些图纹。

作为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玻璃器,此瓶底厚呈深蓝色,瓶身浅蓝色。材质细腻,透明度好,杂质极少。内壁光滑,外壁有水平纹理,采用了吹模成型的制作技术。

△伊斯兰玻璃在宫廷中被广泛使用

在印度尼西亚爪哇海的北宋初年的井里汶沉船、印坦沉船中可见到大量同类蓝绿色玻璃瓶,磨刻纹饰处工艺细节完全一致。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奈曼旗辽开泰七年(1018年)陈国公主墓、天津蓟县辽清宁四年(1058年)独乐寺塔塔基,都出土了相同磨刻工艺的较高大的玻璃折沿瓶。也就是说,这类进口玻璃器主要流行于北宋早期。

△唐宋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图。中国古玻璃存在两个系统:进口玻璃和国产玻璃。

温籍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在其主持编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中提及,该玻璃瓶应是从海路输入温州,是伊斯兰玻璃手工业兴盛时期较典型的产品,属于西方钠钙玻璃系统。

用来存放舍利

△玻璃瓶细节图

发现此瓶的慧光塔又称仙岩塔,有史料记载,早在南朝刘宋初,时任永嘉太守的谢灵运曾游过仙岩,写下《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等诗篇。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更是称仙岩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慧光塔便是于唐大中年间(847年~859年)创建、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重建于这片福地之上。

△慧光塔资料图

1966年底至1967年初,慧光塔内发现了500多枚唐宋钱币、漆器、金银器、佛经、铁器等各类文物69件,除3件为清康熙年间的以外,其余均为北宋庆历以前。在这些珍贵文物中,精致的蓝色磨花玻璃舍利瓶为浙江省首次发现。据专家判断,瓶中的白色细珠粒应是影骨舍利(历史上因灭佛事件而用佛家七宝制作的仿真舍利)。

△五代贯休和尚绘制的佛瓶,和温州这件玻璃瓶十分相似

除了被用作储存舍利子,关于这件玻璃瓶的用途,历史上还有另一种说法。宋代文献中有来自大食(中古时期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等国使者以琉璃瓶装蔷薇水(古代香水名)入贡的记载,称“凡鲜华之衣以此水洒之,则不黦,而复郁烈之香连岁不歇”。于是,民间出现了将进口蔷薇水倒入进口玻璃瓶中奉佛的供养方式。

千百年以来

温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

这片土地里深藏着不少无价的宝贝

犹如一颗颗珍珠

串起温州与海外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记忆

异域琉璃

跨越千年见证了那段历史的文明互鉴

编辑 | 倪曲

校对 | 郑凌

本文内容来源于以下图书和文章——

《温州与海上丝绸之路》金柏东 金丹霞

《跨越上千年,这个王朝用一只萨珊磨花玻璃碗给永嘉留下了悬念!》《褐彩瓯窑:东晋士族的爱物》胡雄健

《玲珑澄澈,缤纷东西——中国考古发现的国产玻璃和进口玻璃》安家瑶

《论温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史上的重要地位》伍显军

《北宋蓝色磨刻花高颈玻璃舍利瓶 见证温州“海上丝绸之路”》陈培培

《西方玻璃曾是中国古代斗富宝器》聂灿

《香远益清——唐宋香具览粹》董淑燕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