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这个地方曾经“可泊万船”,是三国时期东吴三大造船基地之一

2022-03-31 15:49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12004

古时温州“瓯居海中”,水网密布,舟楫便成了先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早在新石器时期,居住在瓯江流域的瓯越先民就已驾着小舟,扬帆远航。

2007年鳌江挖出“唐代奇香古木”,径3米,长逾13米,重达30吨

温州能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向世界的贸易大港,与温州的造船技术密不可分。

温州的造船在三国时就初具规模,吴赤乌二年(239),会稽郡永宁县境南地(今平阳县万全镇仙口村一带)就设有一处官营造船工场——横屿船屯,与温麻船屯(福建)、番禺船屯(广州)并称东吴三大造船基地。

横屿船屯是东吴的主要造船和水军训练基地,建造、停泊了许多船舶,有“万船”之称。据传今天的“万全”地名,即由“万船”谐音而来。

北联沪宁,南通闽粤。可以说,位居中国黄金海岸线中点的温州,在发展海运和海上贸易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何设立横屿船屯?

东汉末年,孙策占据江东,于建安五年(200)遇刺身亡。孙策去世前,委托张昭嘱咐继位的孙权:“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

东吴战舰模型

东吴是三国鼎立势力之一,外有黄海、东海、南海等漫长海岸线,内有长江、钱塘江、闽江、湘江以及太湖、洞庭湖、鄱阳湖等大江大湖,且接连成网,在与魏、蜀的分界上也基本上以长江、湘江为界,号称有“三江之固”。

赤壁之战,东吴靠强大的水军稳据江东。东吴以水师立国,因此对各类船只的需求量很大。

赤壁之战美术作品

当年造船需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一个天然港湾或海湾。据民国《平阳县志》载:“仙口山,东枕大海,本名横屿,吴置船屯于此。”横屿船屯处在今仙口至西湾墨城沿海一带,本身就是天然的优良港湾,有良好的避风条件。

二是造船要有大量木材资源。当时横屿一代盛产樟树,樟树高大粗壮,防虫蛀,且坚硬耐腐,特别适合造船。就近设置船屯,从取材上便可有效节约造船成本。2017年,在平阳县仙口村地下深处发现古代木料,各方专家研究后,确认部分木料有加工迹象,可能与东吴的横屿船屯有关。

三是造船要有熟练的技术人员。《三海经·海内南经》载:“瓯在海中,闽在海中。”古瓯地陆路交通尚未开发,人们与外界联系是靠水上交通,在汉代,瓯民就能建造扁舟、轻舟及楼船。

汉代后期的楼船模型

横屿船屯规模有多大?

据《瑞安市志》记载:“吴赤乌二年(239)......在横屿山(今平阳县宋埠仙口村一带)置横屿船屯,委派典船校尉监督罪徒造船、操练水师。”

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太康四年(283),析安固县南横屿船屯地,置始阳县。相传横屿船屯存在的44年间,所造船只近万只,史书载“可泊万船”。

红色处为古时横屿船屯的大致位置

鉴于横屿船屯的军事属性,船屯所生产船只主要以战船为主,但也有部分商船及小部分民船。“横屿船屯所造船舰,主要是军舰,其次为商船。船种除继承汉代楼船、艨艟、斗舰、赤马、先登、斥候外,还建造了走舸、舫船、油船等。最大的战舰可载三千士兵,有上下五层。商船大者长二十余丈,高去水三二丈,望之如阁道,载六七百人,物出万斛。”

相传吴主孙权御用船“飞云号”也出自横屿船屯。“飞云号”为五层楼船,可乘3000名士兵,扬起的风帆能伸展开几十米,船上的楼,应该是抵御敌人攻击的矮墙。

据东晋《风土记》记载,当时永宁县(指横屿船屯)出产五会大船。这种大船多用豫章楠之类上好硬木制成,极为坚固。横屿船屯造船,已应用分隔舱结构和多帆多桅船的造船技术。从船首到船尾以8副隔舱板,把船体分成9个严密的船舱。多帆海船则斜移帆面到合适角度,充分利用风力,“斜张相取风气,而无高危之虑,故行不避迅风激波,所以能疾”。可见当时横屿船屯在造船技术上已处于领先地位。

模拟古代造船场景

清诗人张綦毋有诗云“横阳两屿夹晴川,故老相传泊万船”,可想当年横屿船屯的繁荣景象。

横屿船屯的设置,给仙口和飞云江南岸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庞大的造船业需要各种原材料,大量的人员集聚需要生活物资,因此带动了当地经济和商贸的发展。

南朝宋(420—479)时飞云江口海岸线

从“瓯居海中”到“沧海桑田”

由于海陆沉降,横屿海面逐渐淤积成陆,形成今日的万全水乡。万历 《温州府志》载:“万全乡,负县郭,古为海,后筑塘为田”。

古时温州海陆分布图

仙口海湾何时淤积为陆地,已无从考证。但据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十一月,有日本商人贩卖硫磺及布匹的船,被风飘来,停靠在仙口港,可见那时海湾仍在。

南宋时期,地方官主持修筑沙塘陡门,又将各村落的埭连接成统一的海塘沙塘。乾道二年(1166年)以后,沙塘与瑞安县内的横河埭连接,塘河水均自沙塘陡门排出,形成纵贯飞云江南岸沿海的海塘。

到明代隆庆(1567—1572年)时,岸线北自瑞安榆木经沙塘陡门、仙口而南,此线在乾道岸线以外不远处,可见宋至明后期平原的扩展极其有限。

飞云江河口平原的成陆过程

入清以来,飞云江南岸平原的成陆速度加快。光绪年间沙塘陡门“外涂十余里”,全靠不断排淤才能确保河流排水通畅。据光绪《浙江全省舆图并水陆道里记》“平阳县图”,光绪年间岸线已在阁巷——沙塘陡门以东1.5公里处。1922年在沙塘陡门以东修建海塘,1978年修的现代海塘又在此海塘以外1.2公里处,并在塘外堆积起了新的滩涂。

编辑 | 连佳佳 刘曦

校对|郑凌

本文内容来源于:

《一片繁华海上头 温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金柏东 金丹霞

《仙口港的历史变迁》 陈宗福

《横屿船屯的设立与建制问题探析》 翁剑刚 谢晓燕

《横屿船屯和渔乡西湾》 陈虹东

《温州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和主要海塘、塘河的形成》 吴松弟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