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温州第二拨移民潮转向东南亚,创办了第一个温籍华侨同乡社团

2022-03-31 15:32 掌上温州客户端 

“1935年古历正月二十日……从温州乘货轮经过两天两夜到达厦门,船费是7块银圆。从厦门出发坐了九天九夜的轮船到达新加坡”。这是新加坡华侨胡有志刻骨铭心的记忆。

温州近代出现两次移民潮:第一次是1918年至1923年间东渡日本的移民潮;第二次移民潮发生在1929年至1937年。天灾频发,兵祸不断,凭借海上交通的便利,温州人出国谋生,掀起新的一轮移民潮。

他们当中有农民、手工业者和贫苦的知识分子,一部分去南洋群岛,一部分去欧洲各国,在1935年至1936年出国人数达到高峰。

民国早期中国苦力头和苦力在橡胶园老照片

第二拨移民潮

主要是这两类人

第二拨移民潮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几年,移民大致可分为两类:

● 其一是因1929年至1930年爆发的自然灾害而不得不另谋生路的农民。

根据《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记载,当年“始有飓风肆虐,继而洪水为灾,所有禾田,尽成泽国,其灾情之巨,殆为5 0年来所仅见。最惨者莫如禾田中发生之一螟虫,能于俄顷之间飞集成群,蚀稻立尽,其害比蝗虫尤烈”。如此凶年,人民难求一饱,不得不背井离乡以谋求生路。平阳县1929年共有68户计172人呈报移民东北,瑞安丽岙(现为瓯海区丽岙街道)在1929年先后有9人出国,乐清县(现为乐清市)1930年因饥荒而有79人出洋谋生。

● 其二是躲避国民党“大抓壮丁”而奔逃海外的青年。

随着当时国共两党合作的破裂,南京国民政府以“剿共”和抵御日益猖獗的日寇为名,到处抓壮丁,“兵祸”在温州地区尤为严重。为了保下性命,大量温州青年奔逃海外,新加坡老归侨胡益蒙就是其中一例。1936年12月,国民党到处抓壮丁,胡益蒙虽是独子,也不能幸免。在穷途末路的时刻,他只得哭别亲人,拿了东凑西借的六块银元,跟着六位同乡一起到新加坡谋生。

赛阿威路午后市场

据学者调查,瑞安白门乡、梓岙乡、丽岙镇在1935年与1936年两年间共有297人出国,他们主要流向法国、荷兰、意大利。而文成县出国共有334人,他们主要流向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小部分到了法国、意大利、荷兰。仅1936年1月,在日本人控制的马来亚丁加奴龙铁矿公司当苦力的温州人就超过千人。

新加坡

成为移民东南亚首选

自从1819年英国人斯坦福·莱佛士占领新加坡后,经过多年的发展,新加坡成为东南亚的国际大港口和华侨比较集中的地方。

1926年,在新加坡登陆的移民高达348593人,比1925年的移民数字增加了62.4%。而1927年更高达359262人,较1926年多了3.06%。

在一些早期到达新加坡的温州华侨示范下,新加坡被证明是个适合到外谋生发展的好地方,加上新加坡华侨回乡招募乡人,因此,新加坡成为温州移民海外的首选目的地。

1933年后国民政府统一铸造的新版银币——船洋

最早去新加坡的温州人已难考证,20世纪初南下新加坡的温州人逐渐增多。

据《平阳县志》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平阳县腾垟乡垟心村(今苍南县腾垟玉腾村)村民欧阳东蛲携其13岁儿子欧阳翼骥(即欧阳宝义)去厦门谋生,结果被骗往新加坡。一周后,欧阳东蛲病死街头,年幼的欧阳宝义被一华人神父收养。欧阳父子成为平阳县有姓氏可考的第一家新加坡华侨。

欧阳宝义曾担任新加坡华民政务司通事职务,他的妻子颜碧珠是移居新加坡的福建人,毕业于新加坡高等英文女子师范学校,曾任新加坡华民政务司通事兼书记。夫妻俩在新加坡购置了几百亩橡胶园,先后帮助约二十名腾垟乡欧阳家族的农民前往新加坡,在他的橡胶园做工。

此后,移民新加坡的温州人不断增加,逐步在闽粤华侨占主体的新加坡华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上海木师”

其实都是温州人

二十世纪上半期前往新加坡的温州人绝大多数从事木匠职业。早在1908年,乐清虹桥人刘道发就跟随同乡前往新加坡做木器,后转赴印尼。

当时的温州地方小,木器需求有限,工作机会不多,许多木工都选择到上海、厦门等地发展,其中以上海居多。上海“一·二八事变”后政局混乱,许多木器工场迁进租界内,部分原在上海工作的温州木工选择前往新加坡。虽人地生疏、语言隔阂,但凭一身木工手艺,他们在新加坡站稳了脚跟。

木匠工作场景

因这些木工大部分是从上海木器家具店学习手艺后转到新加坡,如陈时权、金雄臣、金学松、田臣芳等,故在新加坡的温州木匠还有“上海木师”的称号。实际上,他们是温州人而不是上海人。

温州老木器

通过20世纪60年代初新加坡温州会馆所做的会员调查可以看出,从事木器业的温州人最多,占总数的68 .6%,且以永嘉籍的木器工人最多。

1963年新加坡温州人职业分类表

1963年新加坡温州各属木器业从业人员统计

 第一个

温州籍华侨同乡社团

受工作需求、语言交流等因素影响,初来的温州人多聚居在加冷河与梧槽河下游两岸,且以三岑哇街最密集,其次是惹兰勿刹区三赛阿威路(俗称松林板廊)和吉真那街、芽笼路。

虽然温州人移民新加坡的历史较晚,人数也不多,但也像其他华侨群体一样,建立了互助性质的会馆组织。

温州会馆成立六十周年纪念特刊

当时,金天放在新加坡道南学校任教,与木器、造船业诸同乡时有往来,一位在木器公司工作的温州人因公司失窃而受诬陷,同乡们打抱不平,金天放挺身而出,为这位受诬陷的同乡辩护,事实才得到澄清。

认识到旅居他乡的不易和同乡互助的必要性后,1923年,温州华侨金天放、陈岳书、谢寿康、周岩弟、林岩星、谷亚金等41人发起成立了温州同乡会,租用惹兰勿刹150 号一间斗室作为会所。这是温州籍华侨在海外创立的第一个同乡社团,建会初期仅有七八十名会员,但大家非常团结,在异国他乡“闻有言语相同者,即喜不自禁,亲如家人”。

温州会馆组织结构

后来初到新加坡的许多温州人都受到了温州同乡会的帮助与照顾。1926年平阳县农民卢荣邦等人从厦门到新加坡,温州同乡会帮助安排了住处,并介绍到锡矿、橡胶园做工。

随着南来同乡越来越多,温州同乡会会员由数十人增加到了数百人。1931年,会所迁至华丁路三十号,并更名为“温州会馆”。

会员虽大多从事木器业,收入不多,但他们节衣缩食、筹钱帮助困难的同乡。遇到同乡患重病,大家集资捐钱为生病同乡治疗;同乡老无所依时,大家为他安排养老之所或筹资帮助其回国;死亡者为之埋葬善后;培植同乡子弟,接办瓯江公学(后改名侨南公学)。

思乡是“停杯投箸”的难言怅然;思乡是“肠断正西看”的望眼欲穿。据统计,如今共有68.6万的温籍侨胞在全球131个国家和地区谋生、打拼,他们虽身在异乡,心中却一直记挂着那片葱翠的群山,那条蜿蜒的瓯江。

编辑 | 陈凯哲 刘曦

校对|郑凌

本文内容来源于:

《近代温州开埠与温州海外移民》  徐华炳,刘凯奇

《区域文化与温州海外移民》 徐华炳

《新加坡独立前温州华侨群体之研究》梁霞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史研究》石沧金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