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观察 | 落实首位战略, 聚焦科创人才、创新空间和知识产权保护,市政协委员为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言

2022-03-31 09:01  阅读数:11293


“坚持创新首位战略,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温州未来五年发展的十大战略举措之一。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通过打造全域创新体系,加快人才强市建设,壮大科技企业主体和畅通科研成果转化通道,全力打造“聚人才、强创新”的硬核成果、高水平建设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2年市“两会”定于4月上旬召开。近日,围绕省政协主席黄莉新来温就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调研讲话精神以及党代会报告为我市未来几年人才和科创工作所描绘的蓝图,市政协委员展开深入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本期《委员观察》栏目就邀请其中的三位委员,助力我市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初步建成

今年开年,我市就迎来了两件与“科创”相关的大事。

1月6日,市委“新年第一会”召开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技+”战略,大力推动高水平建设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1月7日,科技部发布支持新一批城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名单,温州名列其中。根据计划,到2025年,我市将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国际专利(PCT)申请量、数字经济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5项指标实现比2020年倍增,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等5项指标实现较大提升。

过去五年,聚力创新发展,温州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目前,我市已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瓯江实验室的“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落地了国科、浙大温州研究院等52家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数翻了近两番。

同时,高层次人才引育实现历史性突破。2021年我市新增全职在温院士3人,“万人计划”7人,国家和省“引才计划”30人,创历史最好成绩。1月,我市还新发布了“人才新政”40条3.0版,政策受惠面更广、“含金量”更高。

但人才招引与培育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同时,温州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仍面临创新创业空间载体不足和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加速解决。


 委员声音 

  

市政协委员、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张笑钦:

从人才需求画像到精准招引,从产教联培到事业留人

科创的核心是人才。近年来,温州高度重视人才招引,出台了系列人才措施。但目前来看,人才仍是制约我市打造科创高地的关键因素。以软件行业为例,据省经信平台企业填报数据统计,2021年全年温州软件从业人员不到1万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才、高级职称和高技能人才更是相当紧缺。

为进一步构筑我市科创人才队伍,引入人才“活水”,有四点建议: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绘制温州科创人才需求画像。建议市委市政府委托温州大学、温州市数字经济研究院等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对全市科创人才需求进行全面深入调研,明确人才引育的细分方向,形成重点产业、地区的全市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导向目录。

二是突出精准招引,集成高精尖科创人才资源。根据全市科创人才需求“画像”,建立全国科创高端人才数据库,并以数字经济为核心,设立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资源,为用人单位、企业精准对接,靶向引进数字经济人才提供服务。深化柔性引才机制,支持温州大学等高校科创人才参与杭州、上海等地的智能制造专家团、顾问团等活动,学习先进经验。

三是强化产教联培,培育温州本土化科创人才。一方面,建议坚持政企校会联动,聚集各领域行业科创专家,定期开展专题高级研修培训,提升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高校内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强化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支持在温高校设置未来技术学院,探索“数字科技+X”人才培养模式。

四是优化政策机制,提升温州科创平台留才能力。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为人才搭建展示舞台,做到事业留人。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开展信息技术专业职称评审互认试点工作,特别是积极探索与省内以及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人才评价互认、人才信用共享等机制,营造科创人才发展最优环境。


市政协委员、浙江工贸学院温州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叶珺君:

增强知识产权大保护效能,推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能级强力释放,奏响温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强音,驱动温州向“创业之都、创新之城、创富之市”迭代升级。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创新成果、激励创新投资、促进成果转化运用的根本性制度。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提高经济竞争力最重要的要素。这不仅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条件,更是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建设中的作用,需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首先,激活知识产权创新源泉。进一步夯实和拓展温州作为浙江全省及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定位。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着眼集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着力健全专业化、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着重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创新驱动。

其次,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充分发挥政策激励的导向作用,有效提升发明专利比重和PCT(专利合作协定)申请,推动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探索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模式,优化专利技术布局。

第三, 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格局。要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为着力点,形成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起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畅通维权渠道。

第四, 打造知识产权人才高地。大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通理论、懂业务、擅实务、会管理的知识产权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发挥其创新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体人才创新效能。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及专业人员创新水平,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市政协委员、温州市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叶衍晓:

建议“三管齐下”强化我市创新创业载体空间保障

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创新创业载体空间的支撑保障。目前来看,我市还存在创新创业载体空间不足的问题。

结合国家火炬统计调查信息系统的数据及走访调查情况,我市与杭州、嘉兴等地在创新创业物理空间的体量上存在不小的差距,仅杭州余杭就有590.9万平方米创新创业物理空间,是温州全市的6倍。一方面,我市未明确将各县(市、区)应提供足够空间用于培育创新创业企业纳入科技要素考核。另一方面,因租金成本等问题,我市双创载体大部分运营利润不高,甚至收不抵支,严重削弱了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现有物理空间中,建筑结构多已定型,难以通过改造满足新材料、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等项目的研发、生产场地要求标准,专业的物理空间稀少,部分高层次项目无法落地而流失。针对空间供应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乏力和专业项目场地不足的问题,有三方面建议:

一是腾笼换鸟,加强创新创业载体空间供给。建议对全市土地使用情况进行排摸,梳理可用物理空间,通过新建园区、旧厂房改造提升等方式盘活场地;利用亩均论英雄、租赁功能限制等措施建立倒逼机制,鼓励企业将场地空间用于创新创业,加大供给。

二是政策引导,吸引社会力量建设双创载体。建议我市充分研究、适当借鉴周边城市的先进经验,比如杭州余杭区和嘉兴市的相关孵化器奖励政策,根据双创载体评级、载体内企业及毕业企业的税收等贡献,对市级以上孵化器给予一定奖励,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双创载体建设。

三是全面规划,保障产业项目专业场地需要。建议我市在梳理创新创业物理空间情况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场地进行调研,根据我市重点产业规划、各县(市、区)产业发展和科技水平等情况全面规划,为重点引进培育的产业项目安排合适区域,规划设计适当的专业空间场地,从而满足部分产业的专业场地需求。温都记者 杨晓宴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