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雨
■温二中八(15)班 金晨涵
我极爱温州的雨。
乡间小路,在雨中泥泞湿滑,轻软而不黏腻,赤脚“啪嗒啪嗒”地在雨中跑,公鸡的羽冠湿淋却依然耸立,依然“横眉冷对千夫指”。大鹅依然那么白,就那么傲立在漏雨的大棚里。雨中的草紫花,一瓣瓣开得绚烂,在雨中飘飘摇摇。可能有人看不起她们,甚至没有见过,但这是我对雨季独特的记忆。那是彩虹的靛紫。
温州的梅雨,缠缠绵绵,让人心烦又忘不了。有那么一次雨,我记得深刻。我靠在阳台的栏杆上,窗外阵阵电闪雷鸣,是夏雨动人心弦的前奏。我一个人站着,半倚着,就看,只是看。雨珠大大的,重重砸下,乌云中一定藏着妈妈口中的大蜘蛛,织了一个天罗地网,时不时有人出现在楼梯口,花花绿绿的伞子从灰色调的房子进进出出。风雨大作,我就站在那儿,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豆大的雨粒碎在手掌心,我望着楼下青瓦片凹陷处总会积的一汪清水,慢慢把手掌倾覆,一掬清水又化为雨滴坠下了。
我怅然走进了房门,纱窗还开着。我看着即将看完的《水浒传》,雨势渐渐小了,凡事都有告别。
我记得那雨丝。那四海山,窝在那山峰上的小木屋中看网课,便被母亲拉了出去。云雾缭绕,松针上挂着水汽,“空山新雨”的气息直袭鼻息。雨丝如那雾气若有若无的吐息一样,轻轻舞下。风雨飘摇,山水江南。
我记得,在那个小水池的边上,一座小丘长满了菌子,大小都有。有巴掌大的,就像小白兔的房子一样矗立着。有的小菌菇,自是可爱可怜的,一团团簇在一起。有的孢头是圆的,像狮子嘴巴里永远拿不出来的石珠子那么圆;也有扁的,像小时候掌玩的橡皮泥揉成一个团。雨季,最爱生孢子了。
我几次见过太阳雨,雨过后的石壁上瀑布流过的彩虹我见多了,却少见那太阳雨倒映下的彩虹。
就记那么几处温州的雨罢,聊表感怀。
指导老师 朱阳秋
有你,真好
■永嘉县实验小学六(6)班 王雨婷
这世间有一份恬淡的情谊,是初春的绵绵霏雨,是仲夏的一片阴凉,是深秋的皓皓明月,是寒冬的雪雾暖阳。它总是沁人心脾,击中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它便是友谊。
天已经黑透了。我们在你家楼下分开了,因为多逗留了片刻,这会儿夜也已经深了。我独自一人朝家的方向走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昔日热闹繁华的大街变得冷冷清清,摆在路边的小摊也不知去向。大街上十分安静,高耸的路灯散发出惨白而又刺眼的光,投下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影子,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兽。寒风萧瑟,从裤管中钻进来,像小兽的爪牙一般撕扯着我的皮肤,如刀割一般疼痛。从前看到的那些恐怖的图片,听到的那些恐怖故事,在脑海中翻涌了起来。前方时不时传来几声恶狗的叫声,一个黑乎乎、毛蓬蓬的影子蹲在路边,像一条大狗随时准备扑上来。我心里“咚咚咚”地敲起了小鼓。我踌躇着,停下了脚步,止步不前。
我战战兢兢地从兜里掏出了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一个熟悉而又温暖的声音在电话的另一边响起:“喂,雨婷,有什么事吗?”“你能给我讲几个笑话吗?”话音刚落,无需诉说我内心有多胆怯,电话那头立刻爆发出了一阵爽朗的大笑,笑声过后,她便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笑话,听着她的笑话,路灯变得昏黄温暖不再刺眼,影子也不再扭曲,而那个黑乎乎的影子也只是一个蹲在路边的人。此刻她的声音犹如一颗定心丸让我一扫内心的胆怯,我大步流星地向着家的方向走去。不需要任何天花乱坠的语言和情感铺垫,你我之间只需要一句简单的话语和眼神便能领悟对方内心。
我很喜欢巴金先生的一句话:“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的光彩。”而在我的生活中,你这盏明灯永远放射新的光彩,佳诺,有你真好!
指导老师 郑乐乐
从2008到2022
■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八(1)班 郑钧予
2008年8月,我出生那年,奥运会的圣火第一次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点燃。
今年,2022年,中华民族为之奋斗多少个春秋的奥运之梦,再一次点亮鸟巢上方的深色天空,奥运五环又一次升起在中国的大地之上。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是奥林匹克的格言。我看到我们民族在为自己的奥运梦想奋斗时,也在一次又一次脚踏实地地诠释着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
我们连通昌平、北京、张家口及主要赛场的京张城际高铁,在冬奥会举办之前顺利通车,最高时速可达340公里,处于世界城际高铁的领先水平;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系统“上岗”,45分钟完成自动化一体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常规方法的10倍……这些都使世界看到了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国速度”,“更快”带着奥林匹克的理想扬帆远航。
北京冬奥会被媒体称为“科技奥运”。高科技,一次又一次令人叹为观止。3D投影贯穿了整个开幕式:倾斜的黄河水、晶莹的冰立方体、飘飞的雪花使亿万荧屏前的观众仿若身临其境;和平鸽展示中,在1万多平方米的场地上超600人AI实时捕捉,更是全球首创。赛场外的“移动诊疗车”,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冻伤及颌面创伤移动式智能化诊疗平台,可以迅速应对运动员出现外伤时的诊断和治疗。我们用“更高”的科技,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奥运会是全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事。2008年奥运圣火照亮了北京,也照亮了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今天北京成为“双奥之城”,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在一次次奥林匹克竞赛中,我们看到自己的成绩,也在一次次挑战和突破中“更强”,让世界看到今天的“中国力量”。
整场开幕式最令我惊叹的便是本次冬奥会的主火炬点燃。当整场开幕式接近尾声,全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一棒一棒被传入体育场的火炬上,火炬手从60后、70后、80后、90后到00后,我们屏息敛声,去推测主火炬的点燃方式。当最后一棒火炬停留在世界各国标识牌组成的大雪花之中时,所有人都愣住了:没有点燃主火炬,这就是最终的圣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苗虽小,但它处于世界各国标识牌的怀抱之中,这不正是“更团结”的最好印证吗?
一杆小小的火炬,凝聚了几代国人的奥运梦想,从2008到2022,从气势恢宏的开幕式到精简的点火方式,这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奥运的圣火,生生不息,2008的我也将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在2022启航迈向未来。
飞行棋
■温州市实验中学九(19)班 毛奕璇
今天是我的派对,在这里庆祝我的生日。我知道,尽管长大一岁听起来并不让人兴奋,但和朋友聚在一起疯玩的机会并不是每天都可以享有的。我也不例外。
大大的蛋糕上,蜡烛仍然十分拥挤,如我一样,被同学们簇拥着。我们吹灭了蜡烛,接下来不出意外的是许多游戏。信子她们如潮水一般涌出了房子的另一角,追逐那盒像打碎了调色盘可以吸取每个人的开心,并像杂货店售卖杂货一样摊在外面使人立即心情愉悦的飞行棋。我知道,尽管不确定的骰子数和尾随在身后的敌机足够调动所有人的喜欢,但我不喜欢。信子跑到一半,突然像在家门口忘记带钥匙一样猛地想起我。于是潮水席卷而来,裹挟着我而去,我的声音淹没在同学们玩笑戏谑的声浪里。
我常常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低头寻觅自己的影子。我是班里最没资格说孤单的,因为我的好脾气,因为我慎行,因为我谨言,我知道。我想起小学毕业时老师没有写在毕业手册但凝重地对我说的话:“人们说你要懂事,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要成绩优异,可没有人说你要快乐。”我寻着了影子,散落在枯黄的落叶里。我知道。
于是我凝视厕所洗手台上的圆镜。我的影子在耀眼的灯光下与我重合。镜子里的人有我的眉眼、我穿的衣服,可那并不是我。所有我不舍得而因同学喜欢送去的玩偶、本子、笔袋、回形针,它们仿佛都出现在影子里。我可能是出现幻觉了,我知道。——那并不是我。
我走出厕所,并没有再找自己的影子。
信子跑到一半,突然像在家门口忘记带钥匙一样猛地想起我,于是潮水席卷而来。我对信子说:“我不喜欢飞行棋,我们玩狼人杀吧。”他们吹着口哨附和。于是潮水裹挟着我,来到他们不曾来过的海滩。
留下孤独的飞行棋,就如我原先的躯壳。
指导老师 朱彬茹
校园静思
■永嘉中学高一(10)班 戴亚轩
偶然乘兴,我凝视校园中的景物,也有意象不到的乐趣。
图书馆前是枝繁叶茂的绿叶,树底的中央小径间有一小湖,经过时,常听见水滴从石柱上流下的潺潺声。而一旁,是半弧状的建筑,楼底是像派大星的窝,成半球状。半球前是一排红旗,前面题这八个字“立诚勿怠,格物致知”。向前,映入眼帘的是淡蓝色的教学楼,楼前是金色的题字——敬业楼。
在教学楼后,则是一片朦胧的山景,几座电塔尤为明显。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相伴在一起耸立在山顶的两棵树,他们卓尔不凡,顶峰相驻。山的背后则是五彩斑斓的天空,紫中带粉的云层,还有我永远无法用语言描绘的触人心弦的晚霞。
用心关注周边的事物,美好似乎无处不在。
走在布满鹅卵石的小径上,享受别具一格的足底按摩。穿过小径,是一座木制亭,木已有些斑斓。亭的两柱上分别题着“雅言 雅行 雅人”“博古 博今 博士”。进入亭中,有四灰石墩,一灰石盘,其上刻着象棋棋盘。坐于石墩上,其还有些摇晃。
在亭中,岁月静好。
环顾四周,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
两排深山含笑,一半树干被漆涂成白色,植根在由石柱围成的圆盘里。暖黄的灯光,漫地的枯叶,树上零零散散的叶与细长孤零的枝。
相信这个冬天过后,他们依然生机勃勃。
亭前是一座碑,为“永中博士墙”纪略,碑旁是一个住着b79牌子、叶细长而利的奇形怪状的树,树下是四个支杆。向前走,道路的两侧,一侧是名人的画像,雕塑及生平介绍,一侧则是博士墙。
看着密密麻麻的方形石上,印刻着一个个优秀永中学子,我不禁看到了远方,想起了自己在高一前问自己的4个问题。
“你想好做什么样的人了吗?”
“你希望未来的自己后悔吗?”
“你想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作为社会资源的享有者,未来你又能对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也许认真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过着快中有慢的生活,不断探寻人生的方向,这是来永中三个月的我的回答。
自忖后,则继续欣赏独属于我的风光。
继续向前是空旷的操场,辽阔,寂静,伴着篮球拍打的声音。远眺,是高楼大厦,中间是星星点点的灯光。抬头,想要寻找今天的月亮,好好看看今天的月相如何?
黑暗的夜空中,只有一点繁星,但一点也足矣。
在暖黄的灯光下行走,一旁是宣传栏,前方是食堂。迎面是三个男孩,两人搀扶着一人,被搀扶的小男孩单脚跳立前行,但嘴角却弯似月牙。
校园中的美好,无非是你我一同奋力向前,你落下了队,我会停下等你,并携你同行。
沿着蜿蜒的小道进入宿舍楼,回到寝室细看,才发觉双手已被冻紫。
回寝室细想,时光飞逝,摆在我眼前的,总是两块大大的黑板,讲课的老师,身旁嬉笑抑或是奋笔疾书的同学。
我已经好久没有一个人静静地思考,一个人静静地散步,一个人慢慢地去凝视周围的风景了。
我当然不厌倦忙碌的生活,我知道在那时,我在朝着梦想前进。
但偶尔停一停,去观察周边的人与事、物与景,那么,你就觉得——原来这边风景独好!
指导老师 潘晓
小黑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2017级(1)班 陈铸盛
“老板,您好,恭喜发财!”没错,这是小黑在打招呼。
小黑是只八哥,穿着一身黑袍子,眼珠犹如两颗小黑豆儿,头顶上还竖着一簇毛,顶别致。
小黑简直就是个挑食的孩子,吃的食物一定要大的,不然就会用小爪给刨出来,把地面弄得脏兮兮的。它是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每天都会做后空翻,头往后一仰,双翅一展,再来个凌空大跳,完美娴熟地落在横杆上。它抬着头,仿佛在说:“快给我来点掌声,不然我可不翻了。”小黑不仅体操好,学人说话更是它的拿手好戏呢,那声音、那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
可一开始,我是不喜欢它的,觉得它黑咕隆咚的,不好看,还很会拉臭臭。小黑就因为太能吃,吃得肚子圆得像个皮球,吃得多,拉得也多,一天下来,便便堆积如山,把阳台熏得臭烘烘的,每天都要清理。我生气地对它说:“小黑,少吃点儿,少拉臭臭,哼!”
每天和它相处,我慢慢地改变了对它的看法,觉得它挺逗的,会逗得人开怀大笑。
每当我一进家门,小黑就会说:“您好,您好,恭喜发财!”那声音嗲嗲的,有趣极了,我会不自觉地笑出来。它会继续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你好,你好,你好……”好像看到我回家,很开心的样子。每当我和妈妈或妹妹说话时,它都会抢着插话,“是,嗯!”把我们逗得开怀大笑。它还会说很多词:笨蛋,好,9988……像个录音机似的,每天重复播着。小黑真是个话痨。
家里有了小黑,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指导老师 陈素园
风雪中的那缕暖阳
——观《长津湖》有感
■温州市绣山中学七(5)班 苏窈漫
正月初一,《长津湖之水门桥》上映了,影片精彩地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七穿插连”在水门桥阻击敌军的激烈战斗。无论是满天纷飞的白雪,还是那咆哮狰狞的炮火,每一幕都让我难以忘却,它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的艰辛和他们身上那种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我认为这部电影后劲很大,每当我想起伍万里孤身一人抱着哥哥伍千里的骨灰盒坐着一晃一晃的火车返乡时,一股悲伤涌上心头。
影片中,伍千里对伍万里说的话很多,每一句都意味深长。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伍千里捏着弟弟的脸说:“以前不让你乱跑是怕你惹事,今天你想怎么跑,怎么飞,你自己定!”这句话打动了我的心。看似一句“怕你惹事”在说弟弟以前做事不安分、莽撞,实则是哥哥怕弟弟在战场上遭遇不测,无疑是哥哥对弟弟满满的爱。而“想怎么跑怎么飞”,表明了作为连长的哥哥对弟弟表现的认可。此话一出,弟弟原本严肃的脸上霎时多了几道泪痕。我想,那一刻他的心一定是滚烫的,浑身充满了劲头。
在一次次战斗中,我看到了伍万里的成长。第一次杀敌他心中想着打倒二十个敌人,自己就可以成为合格的战士了。直到水门桥战争前他看着身受重伤的战士,为他盖上衣服保暖,坐在一旁叹息。此时有人问他“二十个到了没有”时,他淡淡回了一句:“打几个已经不重要了,我想让你们都活着回去。”一句话,立刻让人看到了他的格局。以前他曾向哥哥吹嘘过“一块石子能打三十个水漂”,直到抱着哥哥的骨灰盒回家,恍惚中他看着哥哥笑意盈盈的脸说:“我是说,找到一块特别好的石头,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特别好?特别好就是……哥……我特别特别想你。”说完他像个孩子一样哭了起来。
战斗过后,在火车站一支支队伍纷纷汇报着人数,当听到有的队伍仅仅实到二十一人时,我内心复杂,似乎看见了无数个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到了伍万里孤身一人站在“七连穿插队”的位置,眼神坚定:“报告!第七穿插队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听到这话,我傻了,以为听错了。其中一位战士和第一部《长津湖》中的雷公一样让我难忘,那就是“第七穿插队”指导员梅生。他为了摧毁敌人的炮塔,不惜驾着点燃的车,叼着女儿的照片冲向斜坡。他回忆起战前心爱的妻子曾不舍地送他,告诉他一定要活着回来,回来还要把女儿的算术教好,不免流下了泪水……冲下山坡时,还有一个女儿的照片被风卷走的特写镜头,着实让人感到悲痛。
冰雪终将会融化成泉水流向山脚,战士们以及他们的精神终将刻在我们心中,永不磨灭。
指导老师 潘铁豪
那一刻,我急了
■永嘉县东方外国语学校 胡莘童
着急是一种心情,着急是一种滋味,着急是一种体会。那一次我体会到了着急的滋味,它如热火燃烧着你,如寒风吹拂着你,如冰山冷冻着你。
运动会的第二天,太阳照屁股了,我才醒来。“小姨,你怎么不叫我,今天我有接力赛的。我说昨天不回来,你偏要接我回家,如果耽误今天的比赛,我跟你没完!”我咆哮着冲出房间,刷牙、洗脸、穿鞋、开门,“快开车送我去学校。”小姨也跟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一直懊恼着自己没有照顾好我。“莘童,早上吃什么呢?”“不吃了,以最快的速度送我去学校。”“总要吃一点吧。”“闭嘴,再说,我长翅膀自己飞过去。”
嘟嘟……小姨开着车,行驶在马路上。
两旁的行道树知趣地向后让路,早起的清洁工还在打扫着昨日杂物。唰唰,有条不紊,所到之处,留下一条整洁美丽的马路。马路尽头就是学校,停车,打开车门,我便消失在小姨的视线中,留下无奈的小姨直喊:要不要给你买点吃的?
我气喘吁吁地来到操场,广播在喊着我的名字,同学与班主任满世界在找我。看见我的到来,他们开心地笑了。检录,上跑道。预备!砰!第一棒,第二棒,第三棒,到我了。我接过小木棍,踮起脚,甩开膀子,身轻如燕,冲向终点,20米,10米,5米,撞线,第一,全班欢呼。
我被高高举起,远远地看见小姨在门口向我挥手,示意我去拿东西。快乐能使人理性,我急忙向门口跑去,看着愧疚的小姨,我低下了头。“饿了吧。嗯!快吃。”接过早餐,我挥手告别小姨。两个馒头,一杯豆浆,平时一个手指头都嫌轻,今天怎么重千斤呢?我思来想去,哦!原来里面有小姨对我的宽容,对我的爱,还有我对小姨深深的歉意。
小姨,对不起了。那一刻,我真急了!
指导老师 谷常春
告小读者
超级新苗火热投稿进行时
投稿邮箱:wenduxinmiao001@sina.com
凡在《新苗》版面刊发作品的小作者,请在稿件见报一个月后到温州都市报稿酬领取处(市区公园路105号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厦808室),凭稿件见报当天报纸和学生证件领取稿酬(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咨询电话:88096791
本刊编辑部
下载APP“掌上温州”
打开“教育亲子频道”
可以查阅《新苗》刊发的作品
编|孙立彭
审|王思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