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疯疯癫癫的济公和尚竟来过江心屿,还留下一首诗,温州有他的朋友……

2022-01-19 09:48 掌上温州客户端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



影视剧中这位衣着破袈裟,手持破蒲扇,疯疯癫癫的道济和尚,世人多称之为“济颠”、“济公活佛”,又传说他是降龙罗汉转世。

历史上的道济和尚其实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得道高僧,他的诗文多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当代著名学者南怀瑾曾评价道济的诗文时说:“若以诗境而论诗格,他与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陆放翁相较,并无逊色。”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道济乘一叶扁舟至孤屿,作诗《酹江月·游江心》,在孤屿留下他的足迹。本期《孤屿志》,就来聊一聊这位道济和尚。

江心屿夜景

看似“不正经”却有菩萨心 


南宋高僧道济,俗称为济公或济颠和尚,原名李修缘,另说李修元,浙江天台县永宁村人。

道济画像,清代竹禪和尚作,灵隐寺文物室珍藏展出

道济“幼生宦室”,他的师侄、净慈寺高僧居简禅师在《湖隐方圆史舍利铭》称道济是“天台临海李都尉文和远孙”,“文和”系“和文”之误。

李都尉就是李遵勖(988—1038),初名勖,因娶宋真宗赵恒妹万寿公主,而加“遵”字为“遵勖”,字公武,谥号和文。

据记载,道济的祖上源自陇西,约在南北朝时,迁山西新绛。家族世代仕宦,为官清正。随着宋室南迁,道济父辈们流寓浙东天台,隐居县城西北赤城山麓永宁村。李家长子李茂春年近四旬始得子,即是道济。

李氏历世积善信佛,道济祖上李崇炬、李遵歇、李端愿还是禅宗临济宗的著名居士。道济的家乡天台,是中国五百罗汉的道场,又是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少年道济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当双亲病故,守孝服满之后,决然出家,也自在情理之中。

灵隐寺济公殿道济像

道济来到杭州灵隐寺,投奔慧远为师。慧远(1103-1176),字瞎堂,俗姓彭,四川眉山人,受诏住灵隐,多次召入内廷奏对,讲经说法,赐号“佛海禅师”。

道济的言行与寺院的清规戒律格格不入,他既不参禅也不打坐,终日疯疯癫癫到处游走,只喜欢和小孩、动物嬉戏打闹,甚至还喝酒吃肉。他的这些行为让寺中的僧人不满,但有长老庇护奈何不得,被称为“颠僧”。

看起来有些“不正经”的道济却有一颗慈悲救世之心。《湖隐方圆叟舍利铭》中记:“勇为老病僧办药石,游族姓家,无故强之不往。”他精通医术,经常主动为生病的僧人看病,为他们提供药材。他的医名传播甚广,许多达官贵人也找其医病,但他从不屈从权贵。

灵隐寺济公殿壁画——道济降生图

圆寂后,江心寺高僧送他入龛 


慧远圆寂后,道济失去了庇护。转投净慈寺德辉长老,升作书记僧,寺中榜文开疏也多出自他的笔下。嘉定二年(1209)五月十四,道济死于净慈寺。
    
据《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记载:在道济圆寂后,“正欲入龛,时有江心寺全大同长老亦知,特来相送。会斋罢,全大同长老与济公入龛。”

全大同长老亲手将道济送入龛中。这一点在《南屏净慈寺志》卷八《著述》中收录的全大同《送净慈济书记入龛文》可以印证。

明隆庆刻本《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虽然是话本小说,但有学者将话本内容与有关道济禅师以及南宋禅林的可信史料相比对,推断话本有些关于济公的叙述比较接近史实。

全大同长老是谁?是不是来自温州江心寺?

东福寺本《禅宗传法宗派图》在杨岐派圆极彦岑禅师的法嗣中,列了一位“大同全禅师”,可能就是话本中的“全大同”了。日本名古屋市蓬左文库藏《中兴禅林风月集》收了一位“道全”的诗,注云:“字大同,号月庵。”则“全大同”名道全,亦杨岐派僧。


不过,在《江心志》中没能找到“全大同”的记载,其身份有待进一步考证。


 道济夜游江心留下诗作 


酹江月·游江心
释道济

海天秋晚,正千树低黄,香垂橙橘。买个扁舟凌银浪,闲坐中川片石。练绕长江,翠围群岫,别是神仙窟。参差楼阁,半从烟雨中出。  

好是鳌背花宫,狮踞莲座,对浮金涌碧。试问重来缘底事,沙雁沙鸥犹识。两岸笙簧,半空钟梵,咫尺分喧寂。倦摩双眼,细寻灵运遗迹。

《江心志》

清康熙年间,江心寺主持元奇编纂的《江心志》中收录了这篇《酹江月·游江心》,署名 “释道济,字巨川”。

然而,居简禅师在《湖隐方圆叟舍利铭》中说,“叟名道济,曰湖隐,曰方圆叟,皆时人称之”,湖隐、方圆叟是道济的“号”,却没有“字”的记载,道济出生南宋官宦之家,应该不会有名没字,因此有专家推断,或许《江心志》记载的“巨川”就是道济的字。

道济禅师浮沉市井,居无定所,信脚弘法,在当时信息传递闭塞的条件下,他的具体事迹功德,无法被史传的编纂者完全掌握,也就可能造成这篇《游江心》没有广为流传。

此外,《湖隐方圆叟舍利铭》中还写道:道济“信脚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荡、康庐、潜皖题墨尤隽永”。这说明道济是来过温州的,而且与江心寺的全大同长老可能是老朋友。

道济的这位师侄居简也是南宋著名的诗僧,一生交游甚广,常与地方官员、文人墨客诗文酬唱,他与温州的卢祖皋、赵汝迕、薛师石、赵师秀等均有往来。居简禅师在游玩江心屿时,曾作《江心寺步月诸公用甄监簿云卿韵》诗。


爱此凭阑夜不眠,
欲将风驭作泠然。
呼蟾驾起三更月,
展镜摊开万顷天。
亦有山灵回俗驾,
可无蕙帐著胎仙。
试看拍岸涛翻雪,
几许骊珠碎又圆。

 后世各种形式演绎传说 


在人们心目中,道济既是一位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活佛,又是一位富有正义感,诙谐幽默的人间侠客。

明清时期,民间陆续出现了一些“济公”题材小说,如《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济公全传》、《济公活佛传》等。这些小说都以济公为主人公,描写了许多关于他的故事,其内容鲜活生动,在民间广泛流传。

《醉菩提传》

济公故事在当代通过影视传播焕发新的生机。195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映了彩色动画片《济公斗蟋蟀》,采用中国传统画手法绘制拍摄,所蕴含的艺术魅力至今充满生命力。

《济公斗蟋蟀》

1985年拍摄的《济公》8集电视系列剧,由游本昌先生主演,播出后轰动大江南北,一首“鞋儿破,帽儿破”的主题歌传唱一时。

1985年版《济公》 游本昌饰

2005年杭州一家叫做盛世龙吟的制作工作室将3D技术与传统民间故事题材济公相集合,制作了大型动画片《济公》,济公故事再次踏入儿童影视作品领域。

济公 (2005年3D动画片)

在全国各地,有许多文艺工作者在舞台上演绎着具有地方特色的济公故事,如河南戏曲唢呐《济公传》、淮剧《济公传》、温州鼓词《济公传》。

济公以入世的姿态做着出世的事业,在喧嚣的尘世保留着那一份真自然,以清明的悟境游戏三昧,癫狂而又如此空明。林语堂在《人生的盛宴》中这样评价济公,“是生活于一个魔术、医药、恶作剧和醉酒的世界里”,是中国“最伟大的疯和尚”。


来源:孤屿志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