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阳萧江,有一位志愿者郑钦懂,从2006年第一次走进献血屋,得知自己是“熊猫血”时,就开始了自己的“为生命接力”计划,这一坚持就是15年,累计献血量达8000毫升。献血站去多了,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亲切地称呼他为“熊猫大侠”。
坚持献血15年 献血量达8000毫升
“老公,我今天去献血了,觉得特别自豪,你敢去不?”2006年9月,郑钦懂在妻子的鼓励下踏上了第一次献血之路。“当时得知自己是RH阴性O型血时有点不敢相信,感觉压力很大,自己的血也能救人。” 郑钦懂说,“妻子也是热衷公益的志愿者,也常常去献血,在妻子的鼓励下,自己也加入了温州、瑞安、平阳稀有血型的微信群。”
此后,郑钦懂就开始了24小时开机待命模式。一旦微信群或者报刊有人“求救”,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赶到血站,奉上自己的鲜血,最远一次他曾赶到了广东献血。
2014年年底,郑钦懂正在家里打扫卫生,突然接到温州血站打来的应急献血电话称,有一人颅内出血、一人消化道大出血,急需志愿者献血。他立即放下手上的活,赶往16公里外最近的水头二小献血站。由于不熟悉水头的道路,他坐上了公交车后,拨打朋友的电话,详细咨询路线。
从2006年献血至今,他已经坚持15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达8000多毫升。
为保证血液质量每天跑步4公里
长期的献血经历,郑钦懂也慢慢掌握了很多献血的经验。他说:“一般情况血站会提前一天通知你献血,这样你就要早点睡觉,保障第二天血液的质量。如果紧急情况需要马上献血,则要常年坚持早睡早起、清淡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
为此,郑钦懂每天都坚持晨跑4公里,一坚持就是15年。郑钦懂说:“多次见证了生离死别,所以觉得生命特别的珍贵。希望自己能保持健康的,力所能及的帮助更多需要的人。”
温都记者 李伟康
网友评论: